1、汉灵帝刘宏卖官卖爵
永康元年,刘红被称为汉灵帝。然而,他知道自己只是别人手中的傀儡。他没有专注于治理国家和政治,而是试图赚钱。因此,每次外邦、各县、各封国进贡,汉灵帝都必须在纳入国库前强行抽取,这就被称为“导游费”。
[img]169798[/img]
在积累了足够的钱之后,仅仅四年后,灵帝就在后宫建了一排商店,让宫女和妃子打扮成商人和顾客,模仿私人市场做生意。灵帝自己穿上商人的衣服,享受宴会。除了建立一条“商业街”,汉灵帝还把钱拿回家乡进行房地产投资,买房子,盖房子。
据史书记载,汉灵帝最突出的商业行为是买卖官位,所以他特意建了一家交易所。官位的价格根据官位的不同划分,价格明确标明,公开出售七年。
2、明武宗开皇店放高利贷
1513年,太监于经奏请开了宝源和吉庆二皇店。从那以后,这家商店失控了。这家商店不受政府管理,也不需要纳税。有些商店甚至经营高利贷。这样,这家商店就成了太监、权贵和皇帝的工具。
[img]169799[/img]
3、民怀太子摆摊卖肉
西晋民怀太子司马昱长大后不修德业,把东宫变成了市场,在宫里摆摊切肉卖酒,和左右做生意。据《晋书》记载,民怀太子练就了一手绝招,“宫中为市,让人屠宰,手里拿着斤两,重量还不错”。换句话说,司马昱切肉不需要秤,切刀也不差。
4、唐中宗开店买卖
709年,唐中宗李贤在玄武门开了一家市场,名叫宫女们“卖众物,让宰臣和公卿做生意,和他们交易,争吵,猥亵言辞。中宗和魏后来看了看,以为是笑。”。
[img]169800[/img]
5、乾隆春节商业街
乾隆皇帝时期,每年春节在同一个公园开一条买卖街,持续九天。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热衷于做生意?他们的商业行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