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一直是唐代诗人心目中的圣地,也是他们实现理想、释放热情的沃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杜甫今年35岁来到长安五年(746年)。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杜甫带着“致君尧舜,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来到长安城。但与李白在长安的浪漫荣耀相比,杜甫在长安的经历要艰难得多。
杜甫参加了天宝六年(747年)的科举考试,这是他来长安的目的,但不幸的是,他又失败了。
今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去首都参加科举考试。考试由首相李林福主持。李林福一生中最讨厌文人。他认为这些人不知道朝廷的“礼貌”,也不会诚实地听从他们的指挥。他们担心他们会随意批评政府,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们会玩手段,命令一个人不被录取,然后向皇帝表示祝贺,说这是“野圣贤”。
杜甫参加了一次没有被录取的欺骗性考试,结果自然是失望、悲伤和愤怒,但李林甫控制着政府,独自掌权,他只能敢生气,不敢说话。
随后,杜甫的父亲去世了,他切断了经济来源,甚至吃饭也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生活,杜甫经常去野外采集一些草药,然后回到长安摆摊卖药。有时卖不到一天的饭钱,只能去熟人和朋友家吃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卖药城,送食物朋友”。
[img]168436[/img]
当然,在此期间,杜甫的主要工作是奔向朱门,向权贵致敬。为了谋生,得到权贵的推荐,他不得不低下诗人高贵的头,向权贵屈膝。
他在《奉献魏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贫困生活:“朝扣富儿门,晚上跟着肥马尘,残杯冷热,到处都是悲伤。”后人称他的经历是“落在第一位才苦长安”。
在长安城,杜甫先后向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权要致敬,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援引。
当然,虽然情况艰难,但杜甫的理想和抱负并没有改变。帮助天子使世界和平是他不变的信念。
在首都漂泊了几年后,这位40岁的诗人终于等待了一个机会。在天宝十年(751年)的第一个月,唐玄宗举行了三次重大祭祀,即祭祀天地、太庙和玄元皇帝。
抓住这个机会,杜甫献上了自己的《三大礼物》,并上表要求任命。唐玄宗读完这三篇文章后,非常惊讶和欣赏。他立即命令杜甫留在圣人院,并要求首相参加他的文章考试。
“待制”相当于获得了当官的资格,在集贤院考试后,杜甫一直在等待朝廷的任命,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没有结果。
李林甫被阻止了。李林甫嫉妒他的才华。他担心杜甫的锋芒会削弱皇帝对他的青睐,所以他故意把杜甫的文章压成中等水平,并与其他官员一起演奏,说杜甫的文章就是这样。
诗人满以为可以“立登要路津”(“奉献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再次等待失望与苦寂。
这段时间,杜甫曾对集贤院的两位学士说,做官恐怕是没有希望的,只能努力不失去祖父诗人的名声。
是的,潦倒的诗人幸好有诗歌的支撑,苦难的岁月幸好有诗歌的点缀。
此前后,杜甫定居在曲江、杜陵地区,并开始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
杜甫对政治挫折和生活贫困的黑暗现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视野已经从个人转变为整个社会。他的思想和感情一天比一天更接近人民,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img]168437[/img]
有一次,杜甫看到人民被征兵从军的悲惨场面,看到统治集团“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刻灾难,痛苦地写下了这首《兵车行》:
车,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上。
耶娘的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直上干云霄。
路边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者从十五北防河到四十西营田。
去的时候正裹着头,回来的头白还守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祁。
即使健妇把锄犁,和生陇亩也没什么。
经过艰苦的战斗,复秦兵被驱逐出不同的狗和鸡。
虽然老人有问题,但役夫敢申恨?
而且今年冬天,西卒没有关闭。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而出?
相信生男恶,反而生女好。
生女儿还是要嫁给邻居,生男儿埋了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老鬼哭,天阴雨湿声唧唧!
这首诗揭示了唐玄宗长期以来军国主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整首诗沉重、悲伤、愤怒。
[img]168438[/img]
唐玄宗每年都会去华清宫,杨贵妃和他的姐妹也会去。他们还时不时去曲江参加宴会。旅行时,他们拥有庞大的团队、众多的车马和无数的车队。他们经常留下无数的钗环佩,整条路都弥漫着芬芳的气息。
看到这一幕,再加上唐玄宗、杨氏姐妹、杨国忠荒淫无度生活的传闻,悲痛欲绝,写下了著名的《美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意远淑而真,肌理细腻,骨肉均匀。
绣罗衣服照暮春,皱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有什么?翠微的叶子垂鬓唇。
背后怎么看?珠压腰,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而言,给大国郭和秦起名。
紫驼峰出翠釜,水精盘行素鳞。
犀筷厌倦了长时间不下去,鸾刀缕割空了。
黄门飞
笛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徘徊,当轩下马入锦茵。
白苹被杨花雪覆盖,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慎莫近前丞相怒!
[img]168439[/img]
这首诗讽刺了杨国忠兄弟姐妹傲慢、奢侈、淫秽的丑陋行为,从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唐玄宗的愚蠢和当前政治的腐败。清朝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没有讽刺的语言,描述了讽刺的语言。没有叹息,有趣的声音叹息。”
天宝13年(754年),杜甫给玄宗皇帝写了两篇文献,再次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与此同时,他又在权贵之间奔跑,渴望得到一些机会。
也许这些努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年,杜甫在长安呆了九年后,朝廷终于给了他一个河西县尉的小官员。杜甫拒绝了任命,没有去任命。他写了一首关于“官方后戏礼物”的诗来自嘲,其中一首说:“如果你不是河西队长,你会很凄凉。”
随后,朝廷下达命令杜甫带领曹参军。这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员,但为了生活,为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杜甫几乎没有接受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官方职位。
杜甫被困在长安十年,这十年他过着怎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