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9年6月(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袁崇焕在皮岛杀死毛文龙,将皮岛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陈继盛率领,另一部分由刘兴佐率领,旨在让他们互相约束。你一定听说过。
神秘的操作看似眼花缭乱,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战略中心展开:军阀化!
老袁要当关外老板,军政一体,土皇帝。
[img]168280[/img]
他说的是辽土养辽人,听起来合理,但是操作呢?
总揽大权
在阿祯面前吹牛皮,说五年平辽,怎么平我说了算。
阿真其实是个真诚的人,满口答应,喜欢谁给你转,不喜欢谁给你转,看毛总兵不顺眼直接砍,阿真都忍了!
结果袁督师牛在辽东横着走,说一不二,拿着阿祯给的尚方剑比皇帝还牛。
私分土地
把辽东的土地自己分开,美其名曰反正是打下来的。
国家的疆土,你打下来就成了你的
袁督师成了辽东最大的地主,所有的人都成了老袁的房客,基本上是谋反。
私人武装
袁督师搞的关宁铁骑,用的是朝廷的粮食工资,但养的是自己的私人武装,除了老袁,谁也不听。
老袁一进监狱,关宁铁骑就直接跑了!这相当于朝鲜战场教练从老麦换成李奇伟后,美国士兵直接回国!
搞活经济
有些人有地有兵,这已经算是军阀了,但老袁还是要赚钱。
[img]168281[/img]
首先,我向阿珍要钱。为了支持他,阿珍几乎把裤子当回事,到处造反。第二,收租。种地不能白种。种地交租是很自然的。当然,这个租金不能进入阿珍的口袋。第三,做生意。毛文龙的岛也是为了方便生意。
这样,袁督师的核心诉求就是保护自己在辽东的利益。
后金不能消灭。后金消灭后,朝廷必须派主政官员到辽东,袁督师的行政权力必须削弱或消失。
蒙古不能预防。把私人武装放在蒙古边疆,就是用自己的钱帮助国家,削弱辽东的防御。这笔生意不划算。
返回关内是不可能的,返回关内相当于张学良带兵返回常凯申,无地无钱死路一条。
当然,北京还是要救的。它的翅膀还不够硬,可以公开自立。是自己防区的敌人到了北京,还是要拉阿珍。
后来,虽然阿珍杀死了老袁,但辽东的军阀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最后,阿珍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为了保护辽东的利益,吴三桂把钱放进了海关,导致形势无法清理。
崇祯太年轻了!
就我个人而言,把袁崇焕当作民族英雄,当作伟人,太高了!但它被归类为叛徒、恶棍和夸大其词。
袁崇焕只是明末官僚之一!于公为朝廷做了很多事,于私,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仅此而已!
袁粉说,袁的战略是建设宁锦防线,训练关宁铁骑,然后慢慢堵塞后金通道,瓦解后金经济,使后金慢慢失去战斗力。这个策略实际上是为资源而战,只要我的成本比你低,我的资源比你厚,为消费而战!
但事实上,我们负担不起的是明朝。这一战略实施后,黄金在明朝还没有完成之前就完成了。后来,袁督师要的钱粮让崇祯当裤子。一堆反叛者收辽薪,地主家没有余粮!
说这个策略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实施。就像OFO说的,如果你再给我100亿,我就能垄断市场,扭亏为盈。问题是从哪里给你这100亿?
袁粉说,只要粮食和工资管理足够,袁督师五年平辽就能做到。问题是你的消费水平。你怎么能管理足够的钱?李闯王将统一全国,害怕毛野猪皮?
[img]168282[/img]
袁黑说袁督师是汉奸,大骗局,骗局一定是骗局,但汉奸不是。袁督师是明朝兵部的尚书,也是明朝的皇家历史。他还想给他什么筹码才能投降后金?
嗯,袁督师汉奸应该不屑当,但是为了利益可以忽悠、冒功、走私。毕竟升职是为了发财!
袁督师的战略其实就是把辽东当成资本,把握军政,用辽东养辽东,形成军阀政权,从而减少朝廷投入,抵御后金入侵。
说白了就是张作霖!利用各种可用资源发展自己,最终成为一股势力。虽然不听朝廷的指挥,但至少是汉人的政权。
在明末的情况下,估计最好的结局就是这样。
袁督师的成就真的不如伟人,甚至不如戚继光和胡宗宪。至少一个人解决了日本海盗,另一个人解决了海盗。
你说没有袁督师的条件没有成功,也不是袁督师没有能力。
怎么说呢?不应该赢得顺风局吗?连逆风局都赢不了,还能算高手吗?
明末袁崇焕的神秘操作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