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秋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云浮,栖川羞渊沉。
进入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禄封空林。
枕头无节候,开开暂窥。倾听波澜,举目俯瞰崎岖不平。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辰歌,郁郁葱葱的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难道独古,无闷征在今。
——上楼登池(南朝)谢灵运
当我们读谢灵运的诗时,我们总是有一种形式优美、雕刻精美的感觉。谢灵运是如何形成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的?有兴趣的读者,让我们看看!
谢灵运是六朝晋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李白的皇室血统相比,谢灵运的家庭背景也相当突出。他的祖父谢玄是东晋著名的将军,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他是飞水之战中“东山再起”的教练。在古代,著名的“咏絮才女”谢道云是他的姑姑,“中间的小谢和清发”也是他的家人,所谓的“老王谢”中提到的两个著名的历史家族之一,如雷贯耳。
由于家庭背景的起源,谢灵云“年轻”,学习进步,广泛阅读,所以“文章之美”在文学界崛起,影响后代,李白、杜甫、王伟等唐代大家都取诗,对唐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著名的“滕王阁序言”“叶水朱华,光临四川”“四川”是指谢灵云。一些诗评人说:“谢灵运的诗意境新颖,辞章华丽,影响深远。这首诗充满了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清新、自然、宁静的魅力,改变了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风。善于用丰富精工的语言描述欣赏体验,描绘自然风光,有许多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好句子。”
[img]167799[/img]
这种诗情画意的风气和格局,是谢灵运仕途的沉浮和放浪山水造成的。
作为南朝名士,出身名门望族,谢灵云当然自视很高,认为理想的高位一定是为他设定的。就像高适应期望的“屈指于公卿”一样,他自称“能参权”,却被残酷的现实血淋淋地粉碎了。他不仅无法攀登权力的巅峰,还经常跌宕起伏,甚至贬为地方官员,降爵削职,都是因为当权人认为他“有礼貌”。“只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
@ 为了缓解积郁,政治理想的破灭和“常常愤怒”的谢灵运只能沉迷于山川,从此忽视政务,在路上永远找不到任何人。作为一种消极的对抗。最后,它发展到辞职回到田野,“寻找山,伐木,往往从数百人”,一次旅行,往往演变成惊动县的旅行,或攀岩,或朋友,或诗歌,这样一个非凡的排场,往往被误认为是“山贼”,非常鄙视世界。
宋文帝沉迷山水时,出任临川内史,却不理政事,整天出游,做甩手掌柜,被弹劾。愤怒的谢灵运不仅不想悔改,还扣押了相关官员,加剧了对抗。为此,他写了一首反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来是江海人,忠义君子。把自己比作张良、鲁仲连,为故国复仇。岭南最终流放。后来他“秘密谋使人抢救自己”,
朝廷认为“兴兵叛逸,有逆志”,以叛逆谋反罪“弃市(当街斩首),为元嘉十年(公元433年),终年49岁”。
沉迷于山水,养成了谢灵运对山水景物的细致观察,于是“莉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以极貌写物,词必穷力而追新”,独树一帜地开创了山水诗派,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清新的风格,也极大地改变了东晋以来“理过其辞,淡淡无味”的神秘陈腐诗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由于形式优美,雕刻精美,一经问世就被广泛传抄,深受欢迎,可谓因祸得福。
从他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诗歌风格的形成。
谢灵运:六朝名才,揭秘其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