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320-385年10月12日),东晋政治家、名人,他是什么样的人?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img]167606[/img]
谢安以清谈而闻名,多次辞职,隐居会稽县山阴县东山,与王羲之、徐询等一起游山游水,教育谢家子弟。后来,谢氏家族在朝中的所有人都去世了,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官员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去世后,谢安和王坦之挫败了桓温篡位的意图。桓温去世后,他们甚至与王彪一起帮助政府。
在飞水之战中,作为东晋的总指挥,谢安以8万兵力击败了数百万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战后,孝武帝怀疑他的名声,被迫去广陵避免灾难。谢安在太元十年(385年)去世,66年去世。他被授予太傅、庐陵县公,并被授予“文静”的称号。
谢安多才多艺,擅长书籍和音乐。气质悠闲、优雅、温柔,做事公平明确,不专权树私,不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有宰相的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一个高门士族,他可以顾全大局,服从晋朝的利益,服从谢氏家族的利益。王健称之为“江左浪漫宰相”。张顺徽称赞他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优雅勇敢的大政治家。
后世评说
王献之:故太臣安少振玄风,名声洋溢。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弱小的皇冠上,你将与吉浩相匹配;应运释棕,王友允塞。而载着宣威灵,强狡猾,消离遐想。并提前为皇帝服务。陛下练习,阳秋富足,致力于辅助圣明。考试总是潜跃的,事情是温柔的,真正的大晋之俊辅,义诚于过去的大臣。
李白:三川北陷如麻,四海南奔如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风生。
[img]167607[/img]
苏轼:①世运属艰难,谢公含雅量。情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陶写有余欢的正赖丝和竹。尝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独自携带缥缈人,来到东西山。放下事物,迁徙倚靠云泉。一旦事业成功,管蔡复的谣言。桓野王(桓伊)慷慨,哀歌和清弹。挽须起流鼻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哭西州门,开车回去。古木昏昏烟,空余行乐处。
②安石在东海,从事鬓角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解忧愁。一旦成名,准备东回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被困宣冕,恨寄沧州。
回归有光:谢安石高卧东山,没有生活的意义。每个人都恨它,担心人民。见登用,镇静,御以长计。傅氏率百万,次于淮飞,京师震惊,无畏。教将军,大致克捷,强寇崩溃,中州席卷,江左奠安。不是真的配得上他的名字吗?
文学成就
《全晋文》包括谢安的六部作品:《上疏论王恭》、《魏指周丧拜时议》、《简文帝死亡之议》、《遗王坦之书》、《与某书》、《与支藏书》。
《晋诗》包括谢安的两首诗:《兰亭诗二》和《与王胡之诗》。
谢安墓地
谢安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西南15.5公里的太傅乡三鸦岗。碑文记载:“一开始,墓位于建康(今南京)梅冈,陈逆叔陵发冢,鸠占鹊,裔孙夷吾葬,散落在其他地方。然而,桑梓滚滚哀思未息,每念及公“还东”夙愿,都忍不住叹息。为了迎公魂回老家,于是斯再建墓,朝夕相守。“谢安墓最初埋在南京梅冈,因为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陈后主)的母亲陈叔陵的母亲埋在梅冈,谢安墓受损。谢氏后代谢夷吾收拾残骨重葬。
历史上宰相谢安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