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俗名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代表作《十六罗汉图》。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大中七年(835年),只有七岁的贯休在和安寺出家,每天读经千字,有过难忘的才华。
贯休一生苦节厉行,云游世界。除了精读佛法,他还背诵诗歌和绘画。他的诗歌、绘画和书法在世界上都很有名。贯休慷慨大方,不拘小节。他曾经走在通衢大道上吃水果,但似乎没有人。
乾宁三年(896年),贯休来到荆州。起初,荆南节让程瑞对他更有礼貌,并安置他住在龙兴寺。今年,在程瑞的生日那天,许多人来向他献诗祝他生日,贯休也在其中。献诗的人太多了,程瑞不能亲自看,所以让工作人员郑准评论这些诗。郑准早就听说了贯休的诗名,非常嫉妒他的才华,故意把贯休的诗评为第三名。贯休感到非常羞愧。
贯休不仅擅长写诗,而且擅长书法。不久之后,程瑞向贯休询问书法问题。贯休第一次受到羞辱,很生气。他只是借此机会发泄,说:“这件事必须出现在世界上,安德草草!”程瑞听了也很生气,一个和尚,放什么架子!有些人对程瑞说了关于贯休的坏话,程瑞把贯休驱逐出江陵,送到公安县安置。
[img]167515[/img]
天复三年(903年),成瑞战死,贯休依附高季昌。后来,贯休云游到浙江,住在杭州的灵隐寺。钱柳称吴越王时,贯休还投了一首诗《献钱尚父》道贺: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翔凤竹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当时谁羡慕万户侯?
这首诗很有气势,也大拍了钱的马屁。读了这首诗后,钱很感激,但还是觉得有点美中不足。有两句话“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钱有称帝的野心,他觉得“十四州”太少,要求贯休改为“四十州”,才愿意见到他。贯休回答说:“州也难添,诗也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能飞?“那天,我走了,临走时又写了一首诗:
不羡荣华不畏威,添州改字总难依。
闲云野鹤无常住,江天不能飞。
贯休又云游到蜀地。到达后,他向前蜀主王献上了一首题为《陈情献蜀皇帝》的诗:
河北江东处处灾,只闻全蜀少尘埃。
一瓶一碗垂垂老,万水千山得来。
秦园幽栖多胜景,巴祖陈贡愧非才。
自羞林的人,也得来登郭奎台。
诗中的好句子“一瓶一碗垂老,千水千山得来”,情景恰到好处,工整。因此,贯休常被称为“得来和尚”或“得来和尚”。
为了巩固蜀国的统治,王健正在广泛推广四方人才。他很高兴看到贯休的到来。他非常尊重贯休,并多次奖励他,并封他“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赐紫大沙门”、“禅月大师”等一系列称号,并赋予“食邑三千户”。
贯休在蜀地,先住在东禅寺,后移居新建的龙华道场。在龙华寺的禅室里,他用水墨画为寺庙画了16个罗汉、一尊佛像和两尊菩萨雕像。画中,巨大的岩石萦绕在云雾中,苍松环绕着古藤。佛、菩萨、十六位罗汉的相貌都是古野,绝俗超群,与其他画家画的绝不相同。贯休自己经常说:“我在梦里看到了这些神佛,醒来后画出来,也可以称之为‘应梦罗汉。他的弟子把这些画当作珍宝,秘密地收藏起来。
[img]167516[/img]
王健也很欣赏他的画。他被召进宫供养一个月后,让他去翰林院。翰林学士欧阳炯曾经给他写过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话:“西岳高僧名副其实,孤独悬崖。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
乾华二年(912年),一年八十一岁。他的老朋友齐先生写了一首诗《荆门禅月大师影堂》,可以说出他的人生事业:“泽国闻师泥后,蜀王埋了所有的灰烬。白莲塔伺候青泉锁,禅月堂在锦水中绽放。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印灵台。难以忍受的是,只有木屐还西了,葱岭现在也回不去了。”
贯休继承了聂夷中派的传统,是晚唐著名的诗僧。他的诗,尤其是讽刺诗,受到了世界的高度赞扬。有诗集《禅月集》。
贯休也擅长绘画,尤其是罗汉,笔法坚强,人物粗眉大眼,脸颊高鼻,形象夸张。他有所谓的“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十六罗汉图》是其代表作。宋人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说:“(贯休)画罗汉十六帧,巨眉大眼,长牙隆鼻,倚松石,山水,胡貌梵相,尽力而为。或者问,答云:‘休自梦中所见尔。’”
探索画僧、诗僧贯休的生平事迹,他的文学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