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共有83个王朝和559个皇帝。由于早期战争、厌倦政治事务或沉迷于淫秽,各朝代都有许多短寿皇帝。以上问题将在下面逐一公布。
那么,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呢?
1、新始祖王莽。王莽出生于魏军王氏。作为西汉末年的外戚,王莽在汉成帝时开始进入朝廷中心。他曾担任黄门郎、射声队长、骑都尉、光禄医生、侍中、司马等职务。王莽在击败外戚卫氏家族、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政敌后,开始独占朝中大权。汉哀帝死后,王莽以刘颖为王子,自己代表天子朝政。第一年(9年)十二月,王莽迫使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刘英禅称帝,改国名为“新”。王莽篡位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此外,新王朝成立后,全面实施创新。与此同时,干旱、蝗虫、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屡屡爆发。结果,社会矛盾得到加剧,各地起义纷纷爆发。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兵败被杀,立国仅十多年的新朝灭亡。
[img]167119[/img]
2、冉闵,武悼天王。第一个名字是石敏,是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敏果断、敏锐、勇敢、无畏,所以石虎非常喜欢他。就像对待孙子一样,他曾担任过北中郎将军和游击将军,并被封为侯。石虎死后,太子石世即位,冉闵则立石遵夺皇位,冉闵被任命为都督中外军事、辅国将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后石遵与冉闵冲突爆发,冉闵遂杀石遵,立石鉴即位,冉闵升任将军,封武德王。后石鉴和冉闵的矛盾也加剧了,冉闵又杀了石鉴。在青龙元年(350年),冉闵即位为帝,改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历史称冉魏。然而,冉魏建立仅两年,由于其内部战争不断,结果被前燕攻击,冉闵兵败被杀,冉魏灭亡。
3、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是孝文帝元宏的曾孙。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分手,于是逃离洛阳,前往关中投奔宇文泰。于是高欢以元修为帝,建东魏,其实只是高欢手中的傀儡。武定五年(547年),权臣高欢去世,长子高澄继承了自己的地位。与父亲高欢相比,高澄对元善见没有那么客气,不仅经常欺负他,甚至一度将元善见囚禁在含章堂。然而,当高澄准备杀死元善见时,他在武定七年(549年)9月被刺死。结果,当元善见认为他的好日子即将到来时,高洋继承了他哥哥的权力。与高澄相比,高洋更加凶残,元善见不得不继续做自己的傀儡。武定八年(五五十年)五月,孝静帝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高洋,东魏灭亡。
4、武则天,大圣皇帝。十四岁时,武则天因“容止美”被召入宫,为唐太宗李世民才人,被授予“武媚”称号。唐太宗晚年,长期不受青睐的武则天开始与王子李志来来去去。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短暂进入感业寺出家。第二次入宫后,他被唐高宗封为昭仪,在击败萧淑妃和皇后后后被封为皇后。晚年,李治因病无法管理政治。武则天开始参与政治,逐渐掌握了朝中的权力。唐高宗李治死后,他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后来,他废除了唐中宗李贤和唐瑞宗李丹。最后,他在元年(690年)被授予皇帝。他改名为周,定都洛阳,历史上被称为武周。武则天早年勤政,但晚年可能会因为年龄太大而逐渐豪华专断,逐渐造成弊政。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唐中宗李显,还政于李唐宗室,武周至此退出历史。
[img]167120[/img]
5、大中皇帝高升泰。出生于南诏、大理高氏的高升泰,是当地最重要的家族之一。高升泰文武双全,因此被授予大理清平官,兼职九爽,后官至布羲(国相),授予姗姗澄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大理权臣杨义贞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称帝,改元德安,称“广安皇帝”,高升泰随后起兵讨伐,攻灭杨义贞后,立段寿辉为大理皇帝。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大理皇帝段寿辉在高智升、高升泰父子的压力下,以自己在位期间灾难频发为由,避位为僧,禅位于自己的兄弟段正明。段正明在位十三年,人心逐渐归于高升泰,高升泰接受段正明禅让为帝,改年号为“上治”,改大理国号为“大中”。高升泰在位仅一年,次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跟随父亲的遗志,把王位还给段氏,“大中”国就退出了历史。
事实上,除了上述皇帝,还有一些乱世的临时政权。因为他们曾经被称为皇帝,他们也可以被包括在内,如窦建德的夏天、刘守光的杰燕、刘豫的伪齐、黄巢的大齐、陈友谅的大汉、徐寿辉的天完、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洪秀全的天平天国等。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