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政变的故事。唐隆政变的背景是什么?期间发生了什么?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帝都长安发动了宫廷政变,以李隆基杀害魏和安乐公主彻底摧毁韦氏集团告终。历史上被称为“唐隆政变”,旨在结束韦氏集团控制朝廷的政变。唐中宗李显在唐隆政变发生五年后复位,恰逢“神龙政变”。但作为一个没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唐中宗李显封赏最大、最感激的是他的妻子魏皇后。她与李显患难并存,再加上对她的纵容,以及李显自身的能力,导致皇权旁落。魏皇后和安乐公主控制了朝政。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不久,他突然死亡。有人怀疑魏皇后和安乐公主下毒杀人。史书没有记载这种猜测的真实性,但对魏皇后非常有利。她可以支持自己的儿子李重茂登上皇位。魏皇后本人可以“临朝称制”年龄未满16岁且未达到亲政年龄的李重茂。魏皇后很快就把南北衙门的禁军交给了魏家的子弟。她想向婆婆武则天学习,成为第二位女王的野心显而易见。
[img]165941[/img]
当时有人劝魏后称帝,这种彻底触动李氏国家逆鳞、触动李氏家族底线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李氏最好的李隆基。他开始阴谋策划反击,匡扶大唐社姬。这与太平公主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决定除去韦氏集团。李隆基与禁军骑兵部队“万骑”兵的英雄们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与这些人和太平公主的力量合作,计划先举兵发难,铲除韦氏集团。
[img]165942[/img]
公元710年7月21日二更时分,夜空中的流星散落如雪,刘幽求诉说:“天意如此,机不可失。因此,葛福顺率先带领人马直接闯入羽林营,将魏璇、魏播、高嵩斩首示众,劝人们不要附反韦氏党,禁军将士纷纷倒戈。李隆基又派葛福顺攻玄德门,李仙福(fú)攻打白兽门,按照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大家一起攻入宫中。魏后惊慌失措地逃入飞骑营,被一飞骑兵斩首。正对着镜子画眉的安乐公主,也被士兵杀在刀下。
[img]165943[/img]
唐隆政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李隆基没有告诉父亲李丹在起事前向他磕头。李丹泪流满面地抱住李隆基说:“大唐社姬能保全,全是你的功劳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扫除韦氏集团后,迫使李重茂向李隆基的父亲李丹让位,他即位后是唐瑞宗。然而,朝廷之所以不平静,是因为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生了对抗,而瑞宗无法处理这种情况,三年后“禅”给了李隆基。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曾给“唐隆政变”这样的评价:“临淄王之朱韦氏,不启相王,豪杰之知!”
唐朝的政变是一场宫廷政变 期间的过程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