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梅思祖是谁?他和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成立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南京建于初期,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16位皇帝,共276年。以上问题将在下面逐一公布。

公元1366年,朱元璋开始讨伐张士诚。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攻打张士诚的老巢平江(苏州),而是先攻打周边城市,切断了张士诚的援军。当年4月,朱元璋派徐达攻打淮安。临行前,朱元璋特意对徐达说:“泗州守将梅思祖是大儒之人。如果他能招降这个人,那将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徐达领命后,到达泗州,围而不攻,派使者进城劝降三天,梅思祖看到了徐达的诚意,出城而降。梅思祖投降后,屡立战功,不仅是明朝的大功臣,更是朱元璋的亲家。

[img]165129[/img]

谁能让朱元璋这么想念梅思祖?算上来,梅思祖是朱元璋的前辈。元末,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当时,作为元朝的官员,梅思祖主动带兵参军红巾军。当时,朱元璋也是红巾军的小兵。不幸的是,后来,梅思祖和他的老板刘福通意见不一致,愤怒地投奔了张世诚。

当然,朱元璋想招募梅思祖,不仅是梅思祖是前辈,更是欣赏梅思祖的才华。梅思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儒家思想家,知识渊博,这是朱元璋最欣赏的。梅思祖投降朱元璋后,与朱元璋一起攻打张士诚。明朝建立后,梅思祖与徐达一起攻打元朝;他还与傅友德一起征服四川,与冯胜一起攻打甘肃,并多次取得成就。他被朱元璋命名为汝南侯。

朱元璋有16个女儿,其中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琦。第二个女儿宁国公主是马皇后,嫁给了梅思祖的侄子梅尹。宁国公主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女儿,从小就最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想为女儿选择一个儒家公子做徐。最后,朱元璋瞄准了梅家,准备去梅思祖家看看。

洪武八年,宁国公主11岁,朱元璋和马皇后突然来到汝南侯府,梅思祖惊呆了,赶紧带着妻子跪下来迎接朱元璋和马皇后。朱元璋和马皇后和梅思祖夫妇聊了一会儿,提议看看府里的公子们。孩子们有机会见到皇帝和皇后,这也是他们一生中的一大幸事。梅思祖很快把所有的儿子都叫出了东厢房。梅思祖府有六个公子,长子梅义,已婚,一表人才,后来官到辽东指挥使。还有四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没有结婚。特别是这位侄子,名叫梅殷,当年15岁,是梅思祖弟弟的儿子,父母双亡,从小在叔叔梅思祖家长大。

[img]165130[/img]

朱元璋等了半会儿,只有五个公子来了,但梅殷没有到。经过半盏茶的功夫,梅殷才到。明知是来见皇帝皇后,梅殷却迟到了,迟到了,他还不慌不忙,慢慢走进正厅,慢慢跪下磕头,一系列动作,没有丝毫慌张。这让马皇后非常惊讶。梅思祖见此,迅速训斥梅殷:“你为什么来得晚?梅殷回答说:“中午,先生让侄儿写一篇文章,文章不成功,不敢避席。“当他回答问题时,他的语气显得非常平静。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此非常满意。在朱元璋回来的路上,马皇后对朱元璋说:“从现在开始,甚至是我的女婿!”马皇后的意思是,今天最后一个来的男孩可以成为我们的女婿。朱元璋听后笑了。他们同意了。

三年后,宁国公主嫁给了梅殷,梅殷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女婿。《明史》对梅殷的评价是“殷精通经史,堪称儒家”,说明他的儒家造诣很高。朱元璋临终前,他担心朱允炆年轻,无法阻止他的大臣。他曾经孤独于梅殷。《明史》记载:

太祖临崩时,梅殷侍侧,太祖因嘱之道:“汝老成忠,可托幼主。”复出遗诏授之道:“敢违大者,汝讨之。

梅殷,一个因故迟到的人,终于成了朱元璋最信任的女婿和朱元璋的孤儿。朱迪登基后,暗中指示金衣卫把梅殷挤进河里。可惜梅殷终于溺水而死。


历史上梅思祖是谁?他和朱元璋有什么关系?历史上梅思祖是谁?他和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