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倪良和王廖是谁?与孙膑相比,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东方六国八名将军来自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接下来,听听他的一些故事。

《过秦论》中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人称这八位战国“东方六国八将”。

[img]164801[/img]

其中,孙膑是兵家亚圣,在古今军事领域地位崇高。在现代人眼里,吴起应该和孙膑一样出名,两人都可以算是兵家亚圣。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先秦古人眼里,孙武和吴起是不够的。春秋战国时期最豪华的军事家是孙膑、倪良、王廖。那么,倪良和王廖是谁呢?

01

吕不韦奇货可居,成功押注秦异人,从一个商人跃升为秦国相邦(汉后避讳刘邦的“邦”,相邦改为相国)。为了能够书立说,流行世界,名垂青史,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这是一本以道家理论为基础,融化百家学说的书。它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它对先秦各学派和名人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和总结,其中总结了春秋战国十大英雄。

《吕氏春秋》:老丹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并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倪良)贵后。这十个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在《吕氏春秋》总结的世界十大英雄中,兵家只有孙膑、王廖、倪良,即“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而我们熟悉的兵圣孙武、亚圣吴起并未入选世界十大英雄。

02

不幸的是,与孙膑同名的王廖和倪良,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只留下零星记载。

除了《过秦论》和《吕氏春秋》,其他史书都没有记载王廖。大致可以猜测他是六国的将军,但他应该写兵书,提出“兵谋贵先”的理论。

[img]164802[/img]

倪亮比王廖幸运。在西汉焦延寿编写的《焦氏易林》中,还提到“带佗、倪亮知道权兵,将军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因此,倪亮应该是赵国或魏国的将军。在其他历史书籍中,还提到倪良有《倪良兵法》。书中的策略注重后发制人,提出了“战略贵后”的军事思想,总结了作战的经验教训,为了再次获胜,被汉代列为13项优秀兵法之一,已经消失。此外,这里提到的名将“带佗”也是一个谜,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

由于秦始皇烧书、王莽乱等书多次发生,这三个人的事迹也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现在他们只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位著名将军,但很难揭开他们辉煌的一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03

兵者,生死之地,生存之道,不可忽视!

周朝以前的兵家战略现在已经不可考了。从姜子牙开始,中国出现了相对系统的军事理论。周朝成立后,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周礼,受周礼的制约。战国前的军队也很有礼貌。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征服”,让它“服从”的战争。规则很多,距离50步就不追了。当敌国国王在战场上遇到时,他们应该避免或行礼(因此,春秋时期的国王很少死在战场上),贵族应该被同等级的贵族俘虏,不能攻击和突袭,不能切断敌粮道等。春秋晚期,虽然礼崩乐坏,但还是延续了战场规则,孙武的“兵者、诡道也”思想很难受到中原诸侯的欢迎。春秋末期后,随着战争的升级,战争越来越不讲规矩,兵家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简而言之,战国前的战争,有一套规则约束,使用战术战略的空间不大,但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各国为了赢,战争真的变成了一种“奇怪的方式”,所以战术战略符合情况,百花盛开。

由于时代的需要,孙膑、倪良等领先时代一小步的兵法思想可以迅速传播,而孙武领先时代一大步,却不被理解。

04

那么,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孙膑的“兵贵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军事思想呢?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兵家分为四个派系,即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兵技,称为“兵家四派”或“兵家四势”。

[img]164803[/img]

1.军事战略相当于战略家。班固总结为“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后战,包阴阳,用技能者”。总的来说,他讨论了胜利的方式,包括军事使用、空间使用、外交、经济打击等。代表人物是孙武。

2.士兵的情况相当于战术家。班固总结为“形势之人,雷动风举,先发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病制敌”,主要是因为实际情况以势制敌,以势利导,代表魏耀子和项羽。

3.兵阴阳也像战略家,但更注重军事领域,战略范围比孙武小。班固总结为“顺时而发,实行德,随战,因五胜、假鬼神而助人”,代表孙膑、诸葛亮等。

4.军事技能就像今天军事后勤的总称。班固总结为“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厕所设备、积累机关、攻防胜利者”,包括后勤保障、武器装备研发、军事训练等。与上述三者相比,军事技能非常具体,代表人物有墨家、田单、戚继光等。

因此,如果说兵家四派是横行分类,那么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战略第一”应该是对后发制人和先发制人用兵策略的纵向讨论。“战略第一”和“战略第一”包括战略、战斗技能甚至战斗技能。三者都服务于“谋后”或“谋先”,最终达到战胜的目的。

总之,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简单复杂。

简单来说,当时正处于兵家理论爆发之初。战争以前讲究正直,互相送礼后开始。敌我双方都不在乎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军事天才们敏锐地发现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更有利,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胜利理论。

复杂的说法是,在“战争贵后”和“战争贵先”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军事思想,从战略到技能,以实现胜利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


倪良和王廖是谁?与孙膑相比,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倪良和王廖是谁?与孙膑相比,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