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承宗和孙传庭对明朝的贡献 谁的功劳更大

给大家准备好了:孙承宗和孙传庭,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孙承宗和孙传庭的贡献比谁更大?

孙承宗和孙传庭都是明末杰出的军事将领。孙承宗为抗清事业奉献了一生。临死前,他还带着族人抗清,以至于全家都死了。

孙传庭是明末最后的希望。他带领秦军守卫潼关,杀死闯王高迎祥,组建秦军抵抗农民起义军,后悔最终击败潼关,被李自成杀害。

这两个人,一个是抗清名将,一个是镇压农民军起义的名将。这两个人对明朝的贡献哪个更大?

[img]164206[/img]

孙承宗的关宁锦防线可以保护外太平。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提孙承宗,但说到袁崇焕,可能没人知道。蓟辽总督忠诚却被千刀万割。

袁崇焕是孙承宗的徒弟,孙承宗提拔了他。但当袁崇焕被杀时,孙承宗并没有向袁崇焕表达爱意。为什么?孙承宗认为袁崇焕所做的足以杀人。

孙承宗就是这样一个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是自己终于培养出来的封疆大臣,他依然会公正处理。

在晋朝,承宗要求自己的主管。圣旨给予关防法令,以原官督山海关和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行事便宜,不从中制,而是以鸣泰为辽东巡抚。承宗是创始人主任鹿善继和王则古的赞画,要求支付80万元。帝特御门临遣,送方剑坐蟒,阁臣送崇文门外——明史

明朝对后金的战争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孙承宗取代王为蓟辽督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他专注于修建关宁锦防线。大城市有9个,小城市有40多个,以抵御后金的入侵。此外,他还积极组织辽东屯田工作,安顿了数百万难民。

辽东统帅大军11万人,收复了400多英里的失地,迫使努尔哈赤大军撤退700多英里,不敢与明军作战。

可以说,孙承宗防守下的辽东,固若金汤,铁打不动。遗憾的是,他与魏忠贤关系不好,被排除在外,只能辞职。

皇太极带兵进关后,孙承宗被重新启用,守护京师。不顾个人安全,他带着28人冲出东便门,带领通州人马,先后收复了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镇,赶走了关内所有后金人马。

孙承宗上任后,发现关宁锦的防线已经被破坏,继任者太弱,破坏了最好的防守模式。所以孙承宗计划花很多钱建造一座城市。结果,在修复之前,后金人马被杀,孙承宗被打败了。从那以后,我不得不辞职回家。

崇祯11年,清军再次进攻,进入高阳城。孙承宗带领全城人民抵抗清军,战败。孙承宗本人上吊自杀,享年76岁。他的家人是近100名国家殉难者。

[img]164207[/img]

孙传庭俘获高迎祥,一度消灭闯军。

孙传庭一生都在与农民起义作斗争。他出生在一个学者,但他热衷于军事。崇祯九年,他主动担任山西巡抚,镇压农民军。

到达陕西后,孙传庭在榆林组建了秦军,这意味着曾国藩组建了乡勇。当时,洪承畴和李自成在陕北作战,高迎祥带领军队从汉中攻打西安。

据估计,高迎祥想到了三国时期魏延的计划,计划从中子午谷进军,直接前往西安。不幸的是,孙传庭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并派兵埋伏在黑水峪地区。经过四天的战争,高迎祥被捕,然后被处死。农民军没有领导,很多时间都停了下来。

崇祯十一年,起义军从凤翔地区前往澄城时,遭到孙传庭的毁灭性打击,这场战争杀害了对方2000多人。

最令人兴奋的是,孙传庭和洪承类在潼关南原地区设伏,重创李自成,打李自成只剩下18名骑兵,落荒而逃。

陕西几乎所有的起义军都被孙传庭镇压了。如果不是清军此时入关,孙传庭必须回到北京防御部队,李自成就没有机会复活。

当孙传庭再次来到陕西时,李自成的军队已经相当强大了。即使孙传庭努力工作,他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他最终击败潼关,4万多名明军死亡。孙传庭本人也在潼关殉国,年仅51岁。

[img]164208[/img]

相比之下,孙承宗的贡献更大。

崇祯皇帝对孙承宗和孙传庭的态度非常明显。孙承宗为国殉难后,崇祯皇帝给了他死后的头衔和赞扬。

然而,崇祯皇帝对孙传庭在潼关的死漠不关心。他一直认为孙传庭没有死,一直在欺骗崇祯皇帝。

什么都没有,继昌以为蓟督,想留下秦兵的入援者守蓟辽。传庭说:“秦军不能留下来。如果你留下来,小偷会很紧张,不利于边缘。是小偷撤军。秦军的妻子都在秦军。兵日杀贼以为利。如果你长时间呆在边缘,你就会逃跑。如果你不再为我使用它,你就会为小偷使用它。如果你驱使人民,你就会从小偷那里使用它。安全的机会必须被忽视。”继昌不听。传庭争之不得,不胜抑郁,耳遂聋。-明史

那么崇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崇祯早年对孙传庭很不高兴。孙传庭回到京师防卫满清大军时,洪接待,但孙传庭的秦军被挡在城外,孙传庭本人没有资格见崇祯。

[img]164209[/img]

当然,孙传庭心里很不高兴,再加上他与杨嗣昌、高起潜等重臣不和,他们想夺取秦军的兵权,但孙传庭一直坚持不让。

这两个人经常在崇祯面前说孙传庭的坏话,这让崇祯对孙传庭的印象很差。无奈之下,孙传庭不得不告病退休,杨思昌告诉他不想为崇祯效力。

崇祯愤怒地将他贬为平民,并被捕入狱。从那以后,如果不是杨嗣昌等人镇压李自成,孙传庭真的无法重新启用。

相比之下,孙承宗在明朝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的关宁锦防线正确地阻止了清军南下。如果没有清军南下,孙传庭就不会被调到首都,所以李自成不能在陕西做大。

[img]164210[/img]

总结:崇祯皇帝太小气了。

孙传庭为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以换取崇祯皇帝的不信任。这真的很冷。人们已经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崇祯皇帝甚至没有给他一个死后的头衔。他闻所未闻。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明朝官员宁愿为满清效力也不愿为崇祯皇帝工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用人是毋庸置疑的,但崇祯皇帝用一个就怀疑一个。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也是如此。

参考资料:

《明史》

《清史稿》


孙承宗和孙传庭对明朝的贡献 谁的功劳更大孙承宗和孙传庭对明朝的贡献 谁的功劳更大

,,,,,,,,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