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自然灾害不断。董卓(?-一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带)。对董卓而言,是东汉末年的权臣,由于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胁持号令,东汉朝廷从此名存实亡。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被将军何进征召,进入都城讨伐十常侍。都城发生动乱后,董卓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在此基础上,董卓废杀汉少帝和何太后,立汉献帝刘协即位,担任太师。在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被袁绍、曹操、袁术等关东诸侯讨伐,退役长安,自封相国,封侯。
值得注意的是,董卓进入东汉首都时,只有5000名士兵和马匹,这显然不能说是一个拥挤的人。然而,董卓成功地控制了东汉朝廷,甚至让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感到无助。如果吕布没有背叛董卓,后者显然可以继续控制东汉朝廷。所以,问题是,董卓一开始只有5000名士兵和马匹。为什么他能篡夺权力,废除皇帝呢?
[img]164192[/img]
一
@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兵马转交皇甫嵩。然而,董卓接受了任命,但拒绝交出兵马,并上书辩护:“我已经掌兵十年了。士兵们和我的关系太好了。他们必须为我努力工作。我乞求带这些士兵去并州,效力下降。”。对此,笔者认为,黄巾起义后,各州郡的刺史和太守,都逐渐有了拥兵自重的倾向。@ 自然,董卓不愿意失去兵权。
面对拒绝交出兵马的董卓,皇甫李劝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服从,只是把董卓拒绝交出兵权的事情上了朝廷。于是,汉灵帝下诏指责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加怨恨。
《袁纪卷25》记载:天子以责让,(董)卓不受诏,选择河津渡五千骑将。
最后,董卓带着5000人到并州出发,但他没有离开河东县。董卓想观察罗阳的情况。在这方面,在我看来,虽然董卓当时只有5000名士兵和马,但有一个“选择”的意思,这不仅意味着5000名士兵和马是精锐的士兵,也意味着董卓可以继续调动军队来支持自己。
公元189年4月,汉灵帝去世。将军何进掌权,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杀宦官。何太后拒绝下令,于是何进和袁绍召集董卓领兵进城,迫使何太后。董卓得知后立即出发。与此同时,董卓在书中弹劾了张等人。
在董卓进军的压力下,何太后终于同意下诏罢免宦官。当然,这也导致宦官和将军何进展开了一场死亡较量。
二
中平六年(189年)8月25日,董卓尚未到达东汉都城洛阳,何进已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士兵攻杀宦官。何金部将吴匡等人与董敏(董卓的弟弟,当时的车长)联合起来,攻杀了骑马的将军何苗。中常侍奉段贵等劫持皇帝逃跑。
董卓看到罗阳上空浓烟滚滚,才知道朝廷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迅速下令进军。在北芒山脚下,惊心动魄的汉少帝刘辩看到了飞奔的董卓大军,吓得哭了。卓终于在北芒迎救了皇帝,然后回到了宫殿。
[img]164193[/img]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汉灵帝去世后,将军何金和宦官几乎两败俱伤,告别了东汉历史的大舞台,这已经成为董卓以5000名士兵和马掌管东汉权力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如果将军何进没有被杀,凭借他的威望和能力,董卓可以被拒之门外。对当时的董卓来说,很难与将军何进正面竞争。就像曹魏后期一样,曹爽将军掌权,压制司马懿十年。如果曹爽没有抓住机会离开洛阳,司马懿很可能会抑郁。同理,何进将军被杀,这给了董卓一个控制东汉朝廷的机会。
三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董卓的弟弟董敏当时在东汉朝廷担任官职,扮演董卓内应的角色。在内外合作下,董卓在东汉朝廷自然没有对手。例如,袁绍和曹操都计划摆脱董卓,但他们手中没有士兵和马。毕竟,他们只是将军何进的下属,不能取代何进的地位。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当时将军何进的部曲(如张辽等人)、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没有归属,都服从董卓。其中,就张辽而言,他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下属。将军何进征召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张辽来到东汉都城洛阳,并在将军何进被杀后依附于董卓。对董卓来说,当时是东汉朝廷封存的并州牧,而张辽本人就是并州雁门县的人,他跟随董卓,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在这方面,在作者看来,在招募了前将军何金的下属后,董卓的实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袁术、曹操和其他人,更不用说董卓了。然后,董卓引诱吕布杀死了执金的丁元,并吞并了丁元的下属。因此,董卓掌握了东汉首都罗阳的所有士兵和马匹。
丁原粗略,武勇,善于骑射。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并州刺史,在河内郡驻军。他亲近、善待吕布,并派张杨、张辽等人到东汉都城工作。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丁原被将军何进征召,带兵进入洛阳,担任执金吾。计划杀十常侍,事情曝光,何进被宦官杀在宫中。就丁而言,不仅吕布背叛了他,他的兵马也被董卓吞并了。
[img]164194[/img]
四
@ 综上所述,完成上述步骤后,董卓手下的兵马至少达到数万人。,还有吕布、张辽、徐荣等名将。东汉末年,可以说是实力雄厚。黄巾起义后,各地的起义和叛乱需要平定。朝廷只能让刺史和州牧掌权。在这种情况下,东汉朝廷能直接掌握的兵马自然很少。而这自然也是董卓以5000兵马为基础,逐步掌控东汉朝廷的重要原因。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189年8月30日,董卓在朝鲜会议上提出废除立法。以西汉的霍光为例(霍光也废除了皇帝)。只有尚书卢植站起来为满朝的文武辩护。董卓被反驳得无言以对,愤怒地停止了会议。后来,董卓也想找个机会杀死卢植,但在蔡永、彭伯等人的劝阻下,卢植放弃了官员,逃走了。
公元189年9月1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伟将刘辩扶下王座,解除玉玺印章,交给刘协,然后帮助刘协正式登基,为“献帝”。值得注意的是,汉少帝刘辩废墟后,董卓并没有放弃。不久之后,董卓派人杀害了汉少帝刘辩和何太后。而且,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什么太后举行葬礼,而是让汉献帝刘协到罗阳市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着白衣上朝三天。汉献帝刘协改立后,董卓可以说是威震天下。至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从这一刻起就很难逆转了。接下来,我将为您带来相关文章
董卓是怎么篡夺大权,废立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