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达定妃。当建文帝实施削藩政策时,他被贬为普通人。靖难之战后,他恢复了王位,但几年后他被废为普通人。从那时起,他被软禁在南京直到死亡。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导致了许多人类悲剧,如父子反目成仇。分封制度始于周朝,后来证明所谓的分封制度对国家治理没有好处。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明朝,明朝皇室在王朝末期以惨淡的悲剧结束。然而,事实上,虽然老朱是一位平民皇帝,但他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为了他的日子,朱家江山可以代代相传,不仅杀了英雄,还派这些儿子到全国各地任藩王,形成了藩王守边的政治制度。齐王朱博是老朱的第七个儿子,他一直熬死永乐皇帝朱迪,活到宣德朝算是好结局。
[img]162139[/img]
011:父亲朱元璋封他为齐王,性格凶猛骄傲,建文上台后开始削藩
1364年底,老朱的第七个儿子朱琦出生了。当时正好是老朱夺天下最激烈的时候。上游打败了陈友谅,用准备积蓄的力量对付了张士诚。洪武三年,老朱夺天下第三年,一切准备就绪后,老朱开始封藩计划。除了秦王、晋王、燕王,齐王朱琦也被封为藩王。
然而,考虑到他们的基础仍然很浅,他们并没有立即安排他们在封地上担任藩王。直到洪武15年,老朱才安排他担任青州。此时,他才20出头,主要目的是抵抗胡人。虽然元朝的政权被朱元璋取代,但基础还没有完全消除。
洪武二十三年,由于外敌入侵,朱元璋以为自己终于可以用儿子了。他让齐王带领他的护卫跟随他的兄弟燕王朱迪、金王、朱吴等人与蒙古残余势力作战。我们都知道,虽然晋王没有成功,但燕王不费吹灰之力劝说蒙古将军。
[img]162140[/img]
第二年,老朱下令齐王出战开平。此时,英国公傅友德被调到山东省都司各卫所。朱元璋命令齐王朱自己战斗,而不必与他人合作。不过,老朱在密信中反复提到不要与将军争功劳。你现在是藩王了。你应该注意你的形象。
洪武三十一年,71岁以上的朱元璋在南京去世。遗诏是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个人性格仁柔,比他父亲朱彪差。周围是像方这样的儒臣,黄子澄等人不断敲打,开始削藩政策。
作为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之一,齐王有很多问题。自然,他们成了攻击的对象。有人告诉朝廷,齐王藏龙袍是不道德的。不管是不是暂时的,所谓的叛乱大多是朝廷削藩的借口。齐王和燕王和他的母亲周王一起被护送到南京应天府软禁。
[img]162141[/img]
022:明成祖朱棣永乐时代被软禁,活到宣德朝才能好好结束
建文帝削藩的主要目标是朱迪,但由于他的强大实力,黄子成等人不敢妄自行动。周王和齐王成了首先要打的对象。建文四年后,明成祖朱迪突破南京,派士兵护送两位亲王。
齐王周王两人不同意,倒在地上帮助地面哭泣。知道真相后,朱迪立即恢复了他们的头衔和封国。然而,复封后,齐王并没有后悔,而是变得更糟了。明成祖朱迪写信说服弟弟不要有傲慢的想法,但他圈养了刺客,招募了一些陌生人诅咒皇帝。
用他们的警卫来保卫青州城,突然成为了一个小军阀。这些官员被疏散到永乐皇帝那里,以陈述这里的真实情况。出乎意料的是,他被齐王摧毁了。世界上没有密封的墙。这个消息终于传到了朱迪的耳边。在永乐四年的时间里,齐王去北京见皇帝,有人再次起诉齐王的各种违法行为。
齐王傲慢地说:“你们这些文化遗产,一开始哥哥应该杀了你们。”明成祖朱迪听后很不高兴,软禁齐王,周围所有的人都被皇帝杀死了。齐王留在首都后,他仍然有抱怨的想法。同年8月,朱迪把儿子叫到首都,两人被贬为普通人。
齐王从永乐四年被朱迪软禁,直到宣德三年才死亡。有一种说法是,他谋反未遂,突然死亡(下毒)。不管结果如何,朱元璋分封藩王的策略真的是不明智的。
朱的最后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他被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