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年前,一个人慢慢走到楼台上。
他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平台。这是战国燕昭王为招募世界圣人而建造的“金台”,即“幽州台”、“蓟北楼”。在这里,我们迎接了乐毅,他带领五国联盟连接齐国70多个城市,以及阴阳家族和五行理论的创始人邹衍,以及善于改革的兵家剧辛。
他知道所有这些。
他一步一步地沿着台阶爬上去。他站在楼台上,环顾四周,俯瞰天空,回忆起这里过去的繁荣,回忆起多年的流浪奋斗。孤独和悲伤不禁涌出。他叹了口气,用抑扬顿挫的语气唱了一首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悲而泪下。
有多少人读过这首诗,知道唐初除了“王杨卢罗”四杰,还有一位名叫陈子昂的诗人。有多少人被这首诗震惊了,反复吟唱,激起了内心的“孤独”和情绪。
只是因为他是陈子昂。
[img]160143[/img]
01、富有的公子,弃武从文
陈子昂,字伯玉,出生在四川射洪县一个名门后的土豪家中。
他的父亲陈元敬是不寻常的。名门之后,他是蜀中大隐之一,家境富裕。他慷慨正直。他年轻时是个英雄。在饥荒年,他拿出食物来救助邻居。这对陈子昂影响很大。
年轻时,陈子昂以父亲为榜样,想用剑走天涯,做侠客。于是,他背上行囊,拿起剑,踏上江湖之路,开启了游侠模式。
正如他在诗中所写:
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
栖息长委命,富贵未知天。
——《送严仓曹乞推命录》节选
然而,当他和别人比较剑时,他在三个动作中刺伤了一个自称是大师的剑客。这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家人赔钱并道歉。他自己也很后悔。
然而,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江湖不是打杀杀,打杀只能是自己或他人受伤。他突然想起了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突然意识到,从那时起,他失去了剑,切断了与朋友的联系,专心学习。
正是这种顿悟结束了他任侠尚气的生活,开始了奋斗的生活。
[img]160144[/img]
02、决心有为,北漂闯荡
在陈子昂眼里,大唐正处于一个有前途的时代。
说干就干。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独自离开家乡到首都长安。
他选择离开三峡,北上长安。蜀路很难走,“蜀路很难走,很难去青天!”,进入四川不容易走,离开四川也不容易走,更不用说北上长安需要绕道到楚地,然后向北走。这条路很遥远,很困难,陆路要走,水路也要走,每天黎明开始,天黑去酒店休息,有时甚至睡觉。
在路上,他去了乐乡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门。他想家了。看着太阳从西方落下,独自流浪,他的乡愁越来越强烈,所以他写了一首诗《晚乐乡县》来表达他的乡愁。
故乡无边无际,日暮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驻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这时怎么恨?
山一程,水一程,一路向北,尘土飞扬地来到长安,成为“北漂”。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首都长安城。在长安,他首先进入了唐朝最高大学的国子监狱,学习了一年。然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不幸的是,他没有通过考试。
无奈之下,他结束了北漂的生活,回老家准备再战。
回到四川,陈子昂更加努力地学习书籍,“几年来,历史百家,无视。尤善属文,雅有相似,子云之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他又出蜀,北上长安。
03、继续北漂,摔琴出名
唐高宗李志永春元年,682年,学有成的陈子满怀信心再次来到长安城,再次打科举,结果出人意料,他又没有考上。
两次落第,让他极度沮丧,极度孤独。
有一天,为了缓解他的悲伤,他去长安街散步,走着,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好像在看什么东西。他挤进去,看到一个胡人在卖胡琴。价格标签相当高,价格数百万,不讨价还价。有一段时间,只有人看到,没有人敢买。然而,他买了它。
与此同时,他还释放了口风,明天他将在长安宣阳举行豪华宴会,我陈子昂为大家抚琴,请务必赏光。
第二天快到了,就在人们在等待琴声响起的时候,他把胡琴抓成两半。
大家都看傻了,他却在这个时候慢慢地说:“蜀人陈子昂,文百轴,不为人知,这乐贱工之乐,怎么能注意呢?”
之后,我把我的诗发给了大家,大家看完都惊叹于他的才华。当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完后,惊叹地喊道:“这个人一定是海内文宗!”
孤独的北漂人陈子昂,突然在长安城出名。
[img]160145[/img]
04、敢于直言不讳地劝诫,嘲笑降级
趁着名气,下定决心再考一次。
684年,武则天光宅第一年,陈子昂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他考上了进士。
然而,他性格坦率,直言不讳,敢于劝诫,关心民生。他多次写“历抵群公”,在官场得罪了很多人,从未被重复使用。孤独的他曾经写过几组诗《感觉》来感受自己才华横溢的悲伤。
兰若生春夏,倩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茂长紫茎。
白天晚上,秋风袅袅。
岁月尽摇落,芳意竟成!
——《感觉》(二)
直到患病多年的唐高宗不幸去世,武则天才准备将他西归长安,埋葬乾陵。陈子昂写了一本书《劝灵进京书》。武则天看了,感叹自己的才华,开始重用他,授以林台正字,升至右捡遗。
之后,他和乔知之对武三思、武承嗣等外戚不满,得罪了武氏外戚被排挤。
武则天垂拱两年,686年,陈子昂随左补阙乔知之军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考察防务,抵抗突厥,具有一定的军事作战经验。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守卫东北的松漠总督李尽忠和孙万荣叛变。东北契丹人趁机在边境作乱,攻占冀州、幽州、营州。
因此,武则天派侄子武游宜统军北上讨伐,但武游宜是个公子哥,带兵打仗完全不懂,与契丹人一交战就败了。
当时,作为一名参谋,陈子昂非常焦虑。他直接向吴友谊请示。他只是让我带一万名精英士兵去做。他一定会杀了他们。吴友谊的儿子没有抬头看他。只有一句话,作为一名诗歌学者,你知道什么,少在纸上和我说话,带什么士兵去战斗。他被嘲笑了。
之后,率直的陈子昂再次表达了与敌人作战的意见,武游宜直接怒不可遏,将他贬为军曹,同时,彻底得罪了外戚武氏集团。
[img]160146[/img]
05、喊一声,含冤而死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陈子昂感到无尽的孤独,就像文章开头的一幕,他登上了幽州台,看着浩瀚的世界,雄心勃勃,忍不住泪流满面,唱着《幽州台歌》。
这种穿透时空的孤独和凄凉,完全让他放下了一切。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孤独的陈子昂干脆辞职,回四川老家为年迈的父亲服务。在他的家乡,他遇到了不幸。当时,在武氏外戚的指示下,射洪县长段简贪图陈子昂家族的财产,想占有自己的财产,于是罗织将陈子昂纳入监狱,导致陈子昂因委屈和愤怒而死亡。
陈子昂的一生是坦率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孤独的一生。他用诗歌把自己高贵的孤独和奋斗的力量投入到历史的长河中。即使流传了几千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坦率的呐喊和触动心灵的震撼。
探索陈子昂坦率的一生,他的奋斗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