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中年开始仕途。在他20多年的官职生涯中,他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得了许多名利,做出了许多突出贡献。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廉政官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不仅康熙皇帝亲自称赞了“第一廉官”的称号,而且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瓷碗敲打白灰的坟墓,用松香灌溉,寓意“一生无辜”的官员。
一、出生于成龙
余成龙从小就读诗读书,知识渊博,能写出好文章。他的文章思维敏捷,文采斐然,特别喜欢批评时弊,谈古论今。
1639年,于成龙参加乡村考试时,发现考场考官收受贿赂,在考试中徇私舞弊。因此,他诚实勇敢地在试卷上责骂这一行为,激怒了考官的权威。因此,他错过了名单,只参加了副名单的贡献者考试。
[img]159291[/img]
虽然他没有赢,但幸运的是,他仍然有资格参加会议,并有机会成为一名官员。然而,于成龙对乡镇考试失败感到担忧,没有接受官方职位,以父亲生病为由回到了家乡。
后来,余成龙保持了学习热情,继续参加乡村考试,但一再失败。35岁时,他开始面临着兄弟去世、父母迟到和孩子上学的困境。作为支柱,他不得不逐渐放弃科举考试的梦想。
直到1661年,44岁的于成龙才进入国子监狱学习,并在课后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无论他的亲戚朋友如何劝阻他,他都毅然前往偏远的广西罗城担任县长。
当时,罗城刚刚回到清朝统治。形势不明,人心不稳,经济萧条。城市的风景破败不堪,田地荒芜,人口稀少。最后几个知县死亡逃亡,连跟随成龙上任的随从都逃亡或死亡。
长途跋涉后,于成龙身体健康,但没有像样的县衙门为他居住和理事。他只能拖着病人住在关帝庙。正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于成龙开始了他的仕途。
[img]159292[/img]
二、成龙的功绩
在成龙的努力下,罗城只用了三年时间,人们就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一事件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和认可,广西金光祖等人将罗城评为全省模范城市。
1667年,于成龙被金光祖等人推荐为“卓越”。后来,他以卓越的治理能力一路提升,越来越受到朝廷的重视。几年后,他再次被黄州湖广巡抚张朝珍推荐为“卓越”。
这还没有结束。1673年,于成龙凭借丰功伟绩第三次被提升为武昌知府。能连续三次获得“卓越”,这在整个清朝都是罕见的。
于成龙在武昌知府工作的同年,吴三桂起兵反叛,“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用“伪信”制造暴动,导致朝廷混乱。许多人被杀,每个人都感到恐慌。当时,武昌县的刘俊富和儿子也接受了吴三桂的“伪信”,因此武昌县也发动了骚乱。
暴动一发生,德高望重的于成龙就被要求处理这场骚乱。他在危险面前并不混乱。他先查清事件真相,然后贴出通知安抚人民,防止暴动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多伤亡。
然后,他不怕生死,独自冒险去了刘君孚的军营,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成功地说服了刘君孚和他的下属返回,并在短短十天内顺利平息了动荡。
后来,于成龙被调到黄州。黄州府有奸细混合,与当地绅士合作,再次发动暴动。这次暴动的规模和战斗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但于成龙一点也没有退缩。
他动员和组织勇敢的士兵保护黄州,喊出坚决不放弃黄州的口号,带头冲到前线,最终成功地平息了暴乱。这次只花了20多天,非常令人惊讶。
余成龙一生致力于为人民谋福利。他加强了法律,严厉打击了犯罪,保护了一方人民的和平。他训练强大的士兵,积极寻求外交关系,解决了内忧外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当时频繁发生的盗窃事件,他亲自走访和调查了每一起案件,并尽最大努力解决人们的需求。他宽严并施,刑法思想影响了后世几代人。
[img]159293[/img]
他积极整顿官员治理,对自己和下属非常严格。他一生中颁布了几本制度法典,以规范官员的行为。同时,他还重视教育、科举考试的公平正义,建立了“义学”,帮助穷人阅读和阅读,为清朝培养了许多人才。
三、死后被康熙追封
于成龙一生诚实、正直、完美、纯洁。他一生过着贫穷的生活。他没有为自己寻求任何福利,而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和清廷燃烧自己。
官位越来越大,但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即使他一年四季只能吃素菜,却不知道肉的味道,也真的很神奇。他死后,家里的遗物除了官服什么都没有。当了20多年官员,他坚持不带家人,和妻儿分开,一辈子孤独无助。
他的正直感动了全世界。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城的所有人,无论是小贩还是僧侣,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为此哭泣。康熙对成龙的事迹印象深刻,破例为他写碑文,追他为太子太保,给他一个“清端”的头衔,以纪念他艰苦诚实的生活。
后来,乾隆皇帝也多次崇拜成龙的祠堂,并写下了“微风是风格”四个字的皇家书籍。后来,许多官员以成龙为榜样,把余成龙作为官员的必修课之一。
[img]159294[/img]
余成龙的一生可以说是一条典型的晚成之路。年轻时的正直,即使被黑暗势力频频打击,也从未改变主动心态,选择走捷径。他一直坚持做自己,把正直和善良作为自己一生的人生信条。
他的事迹必然会影响后人。在当今社会,法制制度越来越完善,贪污受贿、包庇犯罪等不正当官风正在收敛。
希望所有官员都能向成龙的前辈学习。如果他们处于高位,他们必须承担高位的责任和义务,愿意为国家和人民流血。只有这样,人民才能越来越幸福,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
余成龙的出身是什么?为什么他死后能被康熙皇帝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