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孔融因孝道而闻名于世。为什么他最终死于不孝的罪行?

说到年轻成名,大概没有人比孔融早。

他的故事,写在《三字经》里,是牙牙学语的孩子第一个接触到的字句:“融四岁,能让梨。”四岁让梨的故事是孔融出名的开始。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作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家学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是孔子的第十九代孙子。也许这与孔姓与生俱来的书卷气有关。孔融四岁时,每次和兄弟们一起吃梨,他都会拿最小的一个。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是最年轻的。我应该吃小的!”这是孔融星星发光的开始。

六年后,孔融十岁了,做了一件更令人惊讶的事。

那一年,他跟着父亲来到首都洛阳,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市场。我父亲想带他去看世界。没想到,孔融一到洛阳,就把父亲放在一边,独自行动。他想拜访一位名人李英。

李英,字元礼,当时是首都公安局局长。但让他出名的不是他的官职,而是他的地位——清议领袖。

当孔融去拜访李英时,李英已经54岁了。在那个时候,他被认为是“登龙门”。当时,知识分子渴望见到李英。孔融来到首都后特别拜访他并不正常。

但是这个李英不是任何人想看就能看到的。他有严格的门禁。只有两种来拜访他的人才能顺利进入他的住所:一种是名人才华;一个是中表亲戚。孔融算哪一个?没有。但他还是顺利走进了李府的大门。他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在了解了李府的门禁要求后,孔融想了想。名人是不可能的。如果他想进门,他只能打家庭卡。于是孔融整理好衣服,站在门口对负责人说:“我是李府军的亲戚。请告诉我。”负责人不知道是真是假,只能通知主人。李英想知道他没有听说亲戚要来吗?无奈之下,我不得不先邀请人进来。

[img]159046[/img]

孔融面色平静,走进李府时正好赶上高朋满座。看着他陌生的面孔,李颖更加困惑。

这时,孔融慷慨地透露了自己的家。前面的名字是次要的,但当李英听说他是孔子的第十九个孙子时,他忽视了他,问他:“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荣脆生生地回答说:“以前我的祖先仲尼和你的祖先伯阳(老子)有师友关系,所以我和你自然是世代相传的好家庭。”这个回答无疑提高了李颖的身份。

所有的客人听了都笑了,对孔融的回答赞不绝口。

但其中一人不同意孔融的态度。这个人是谁?那是当时的太中医生陈敏。陈敏后来,他来的时候,孔融的话早就结束了。但在听到人们重复孔融的事迹后,陈敏轻蔑地哼了一声:“小时了,大不一定好。”据说孔融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可能并不突出。

这是公正的,只是落在孔融的耳朵里。他立刻回答说:“想想你的小时候,一定是当的。”看到你现在不是很好,我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孔融的话让陈军感到尴尬,但正是这件事让孔融一举成名,真正成为当时的名人才华。

[img]159047[/img]

孔融最令人钦佩的孝道之名也在他童年时就闻名于世。十三岁时,孔融的父亲孔宙去世了。他悲伤到需要帮助才能站起来。十六岁时,孔融因收留当时被追捕的名人张健而在家里造成灾难。

张健被侯览下令追杀,一路逃跑,但他的名声在世界上很有名。无论他逃到哪里,都有人收留他。这一天,张健逃到孔褒家。不幸的是,孔融是唯一一个在家的人。张健看着他年轻的脸,不忍直言不讳,但孔融坚定地留下了张健。

后来事情泄露,孔褒和孔融都因此入狱。孔融担心哥哥的罪行,率先承认:“是我接受了张俭,罪行在我身上。孔褒反驳道:“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两人争论不下,官员去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务,罪在我身上。“一切都争相死去,官员们无法决定。最后,朝廷在一纸诏书中确定了孔褒的罪行。孔门一家争义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孔融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当时“建安七子”中最早的一个。如果他出生在和平时期,他也可以成为朝廷的故事。但不幸的是,他出生在“直如弦,死道边”的乱世末年。

成年后,孔融被任命为司空属,任命北中军侯。在职三天后,他被任命为虎贲中郎将。当董卓统治政府时,孔融之流的矫正官员自然不允许施展拳脚。孔融因激情的话得罪了董卓,并被他推荐到黄巾军最猖獗的北海。建安第一年经历了袁谭的叛乱,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被袁谭带走了。

这些只是孔融官宦场上的小打小闹,最后推孔融入深渊的是曹操,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img]159048[/img]

曹操掌权后,野心越来越明显。作为儒家正统的传承人,孔融无法忍受这样一个浪费正常伦理的混乱小偷。他多次直言不讳地劝诫曹操,引起了曹操的怀恨在心。然而,孔融在世界上很有名,他的追求者不少于李英,这一次又一次地搁置了曹操的复仇行动。

建安十三年来,曹操以最讽刺的不孝将孔融列为罪名,将他送上了断头台。

临别时,他含泪写下了《临终诗》,来感叹自己的一生:

言多令事败,器漏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诽谤公正,浮云白日。

没有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多担心生存,长睡万事。

孔融被杀的那一年是公元208年,距离他的偶像李英被杀仅40年。孔融完全继承了李英的铁骨,站在清议的巅峰,最终死于清议。

清人王夫之评价道:“孔融死了,士气灰了。”正是对他最深的遗憾。


孔融因孝道而闻名于世。为什么他最终死于不孝的罪行?孔融因孝道而闻名于世。为什么他最终死于不孝的罪行?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