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孝公后秦国来了哪些人才? 他们的贡献有多大?

对秦国人才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招募了哪些人才?他们是谁?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在曾经称霸一方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不仅没有悠久的历史值得夸耀,甚至长期被鄙视。与周初(前11世纪)封邦建国的齐、燕、韩、赵、魏的前身晋相比,秦的立国晚了三个多世纪。公元前9世纪末,秦族首领非子因擅长养马,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封为甘肃东南渭河上游的“秦”(今甘肃张家川东)。秦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局面。秦孝公决心改革和改革秦朝。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前途的国王。他亲自下达了《求贤令》来吸引人才。秦国的力量从这里开始。所以们来清点一下秦孝公以来六国到秦国的一些人才。

1、商鞅

秦献公在公元前362年去世,二十一岁的孝公即位。据史载,当时的秦国,“远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雄心勃勃的年轻君主发誓要实现父亲献公“复穆公故地”的理想,夺回河西,改变“诸侯卑秦”的局面。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秦孝公迫切需要一位有远见、有执行力的能臣。于是,即位之初,他就发布了一条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我和尊官,与之分土。一位身在魏国的年轻人,听了这个命令,心痛。他就是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因此,后人也被称为卫鞅,因其变法和河西战争而成功地被封为商场,也被称为商鞅。早年,商鞅投靠魏国。由于魏国不需要投靠秦国,他在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和主导变法。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实力大增,帮助秦国在河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秦国的士大夫阶层因变法得罪,秦惠文王继位后被车裂。为秦开帝业,商鞅相孝公。”公元前 221年,商鞅变法138年后,秦始皇凭借商鞅创造的秦法和商鞅培育的强大秦军,完成了与诸侯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2、张仪

张毅,张子,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师从鬼谷子。张毅为秦国提出了著名的连横策略。秦惠文王拜张仪为相,帮助秦国游说列国,为秦国以后的东出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由于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张仪离开秦国到魏国,一年后去世。

[img]158183[/img]

3、公孙衍

魏之阴晋人公孙衍,名衍,号犀首。他非常擅长辩论。当时人们称他为犀首。后来大家都叫他犀首,以至于忘了他原来的名字。他在秦惠文王五年来到秦国,被惠文王崇拜为大良制造(大良制造在秦国一般不容易给人),帮助秦国完全占领河西,与魏国一战斩首8万。之后,公孙衍离开秦国,来到六国,主张合纵破秦。元十二年(前323)魏惠王后秦相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契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拉拢齐、楚,实行连横之策。同时,公孙衍发起燕、赵、中山、韩、魏“五国相王”,推行合纵抗秦之策,与之抗争。次年魏为秦所迫,接受连黄之策,以张仪为相。,就是在秦国遇到了他的对手张仪。一个旗鼓相当的辩手,另一个优秀的纵横家,他们都学会了纵横艺术。不同的是,公孙衍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而张毅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更大的区别在于,张毅凭借出色的口才,以欺骗的方式拆除了六国的纵向趋势,导致了六国联盟的崩溃,公孙衍一生两次主张纵向,但都失败了。他们在政治舞台上针锋相对,在政治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遗憾的是,最后公孙衍还是输在了张仪手里。

5、范睢

魏国人范遂,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秦昭襄王执政后期被拜为相,因封地在应城,史称应候。在秦国,范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作为魏国罪臣投身秦国。没有任何身份背景,他以自己的智慧受到秦昭王的重视,从没有任何官职,到客卿,再到秦国宰相。然而,范菊在历史上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即使他有很多功劳和良好的策略,他的性格和性格也不是很有吸引力。早年在魏国失望,差点被魏国国相杀死,后来在张安平的帮助下来到秦国化名张禄。经过多方努力,我们遇到了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近攻”战略。首先,我们帮助秦昭襄王清除了宣太后、魏冉等贵族。之后,长平之战用反间计打破了赵国。从那以后,赵国再也没有实力与秦国抗争了。成语“复仇必报”是出于范绥,具体不赘述。

6、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出生在下层,年轻时是管理文件的小官员。李斯很有进取心,政治上也很有野心。有一次,他看见厕所里的老鼠吃粪便,经常被人和狗打扰。而谷仓里的老鼠,吃粮食,住在宽敞的仓库里,不会遇到人和狗的恐吓。李斯联想到,“仓鼠”和“厕鼠”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人的尊卑完全取决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于是他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后来,李斯来到秦国,以吕不韦的名义崇拜秦国,帮助秦王灭诸侯。刚到秦国时,韩国间谍郑国几乎被赶出秦国。李斯用一千古名著《劝逐客书》改变了秦王嬴政的想法。后来,他崇拜廷尉,帮助秦王摧毁六国。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公子胡亥为帝。之后,李斯被赵高陷害在市里,夷三族。

[img]158184[/img]

7、吕不韦

商人、政治家、卫国人吕不韦(公元前292-公元前235年)。他因帮助外星人获得秦国王位而被崇拜为秦国的国相。他主持编纂了世界著名的《吕氏春秋》。嬴政继位时,甚至被称为“仲父”,拥有世界的权力。后来被秦王嬴政赐死。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生活相当精彩。起初,他是一个商人,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意会蓬勃发展,成为一名著名的成功企业家;后来,他像赌注一样测试了水政治。出乎意料的是,这项高风险投资带来了一人以下一万人的权力和地位。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商业区,吕不韦都能如鱼得水,勇敢、聪明、聪明。他有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的品质。


秦孝公后秦国来了哪些人才? 他们的贡献有多大?秦孝公后秦国来了哪些人才? 他们的贡献有多大?

,,,,,,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

  • 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 秦王妃米八子的生活
  • 导读:宣太后(?-前265年),米姓,或秦宣太后,出身楚国,是秦国侯魏冉的异父姐,后来是秦惠文王妃,生了秦昭襄王。起初,宣...

  • 秦武王嬴荡究竟有多勇猛?秦武王的弱点是什么
  •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以后,秦武王便继承了皇位,年轻时期的秦武王其实还是一个潜力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在...

  • 秦将甘茂简介 秦国名将甘茂在战国中期是怎么死的?
  •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秦国著名将领在下蔡监门的史举中学...

  • 秦国名将蒙田:第一个彻底打败游牧民族的将军
  • 蒙田,战国末秦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他出生在一个世代著名将军的家里。他的祖父蒙叛和父亲蒙武都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