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为秦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张仪是魏国的贵族后裔,他开创了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进秦。下面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然后往下看~

经过春秋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消灭了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格局。在战国时期,秦、楚、齐、燕、魏、韩、赵被称为“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坚、廉颇、李牧、吴起、乐毅等武将攻城略地,还需要张仪、苏秦等纵横家实现有利的外部环境。

纵横家提倡权力策略和言语辩论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的心理,运用纵横的手段,或者拉拢或者分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一切都是从现实的要求出发的。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舞台上非常活跃,他们的思想和活动对当时的情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本文所说的张仪,无疑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佼佼者。就张仪的一生而言,秦国纵横机动,促进了秦国的崛起。然而,为秦国奔走半辈子的张仪,晚年却被秦武王驱逐,也就是说,他没能留在秦国。

[img]156110[/img]

@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战略家魏国贵族后裔。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游说,苏秦自以为才学不如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后,去游说诸侯。对张仪而言,虽然是魏国人,但张仪并未获得魏国或其他山东六国的重用。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以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与山东六国相比,秦国无疑给了张仪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此后,张仪长期为秦国效力。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派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蒲阳,攻打并占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文王将蒲阳归还魏国,并派公子友到魏国做人质。张仪趁机劝魏王道:“秦国对魏国如此慷慨,魏国不能不礼相报。因此,魏国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以感谢秦惠文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张仪的操作不仅使秦国在城市中获得了实际的利益,而且加深了秦国与魏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山东六国自然会分崩离析秦国的合纵。因此,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相(古官名),位居百官之首,促使张仪成为商鞅之后的又一位重臣。

公元前32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齐、楚两国相国在啮桑(地名)会盟。公元前322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当国相,打算让魏国先臣事秦国,让其他诸侯国效法。然而,魏惠王作为前中原霸主,显然不愿完全倒向秦国,拒绝接受张仪的建议。对此,秦惠文王大发雷霆,立即出动军队征服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对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感到非常惭愧,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秦惠文王。因此,很明显,秦惠文王的知遇之恩,让张仪感激不已,促使他愿意为秦国的利益而奔赴山东六国。

[img]156111[/img]

魏惠王于公元前319年去世,魏襄王即位。张仪劝魏襄王,魏襄王也不听。因此,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与秦国交战,魏国战败。公元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因此,在张仪的游说和秦军的压力下,魏国宣布退出合纵,要求张仪担任与秦国和解的中间人;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形成了合纵,以遏制秦国的扩张。其中,张仪的老同学苏秦无疑是合纵的倡导者。就张仪而言,为了秦国的利益,自然需要不断拆散秦国的合纵。

同时,张仪除了在战国七雄中反复周旋外,还具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即比较全面的人才。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救朱国、巴国,趁机吞并蜀国。张仪贪图巴国和朱国的财富,攻占巴国,俘获巴国君主,设立巴县、蜀县、汉中县,将三县土地分为三十一县。并在江州筑城。吞并蜀国和巴国后,张仪最重要的成就应该是戏弄楚怀王。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担心齐国和楚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就派张仪到楚国游说楚怀王。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求他切断齐国之交,以换取秦国割让600英里的商业场所。楚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有六英里。楚怀王被张仪欺骗后,作为一国之君,自然非常愤怒。因此,楚怀王发兵攻打秦国,即准备让秦国付出惨重代价。然而,在丹阳之战中,楚怀王派出的军队被秦国将军魏章击败。丹阳战争结束后,楚怀王召集楚国全部兵马,发动进攻,然后惨败蓝田。公元前311年,秦国攻打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攻打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衰落。

[img]156112[/img]

@ 然而,为秦国立下巨大贡献的张仪却未能一直留在秦国。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游说山东六国后,张仪回到秦国报告,到咸阳前,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至于君主秦武王,当王子的时候就被喜欢张仪了。因此,秦武王正式成为秦国君主后,毫不犹豫地驱逐张仪,将张仪赶回魏国。在这方面,在我看来,秦武王赶走张毅不仅是个人喜欢的问题,而且张毅长期愚弄山东六国,为秦国谋取利益,导致张毅在山东六国君主心目中没有信用。

在此基础上,即使秦武王继续重用张仪,纵横家也很难再次发光发热。例如,如果秦武王再次派张仪到楚国等诸侯国,楚怀王显然不会再被张仪愚弄了。@ 秦武王选择卸磨杀驴,也就是驱逐了没有使用价值的张仪。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张仪终于在魏国去世,张仪本人就是魏国人,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可谓落叶归根。总的来说,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称为战国合纵横斗争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张仪坚持连横。从最终结果来看,张仪的连横显然取得了胜利,尤其是秦国后来实施的远交近攻战略,也可以算是连横。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为秦国做出了哪些贡献?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为秦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

  • 为什么白起被称为战神?秦王为什么要杀白起?
  • 战神白起 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白起为秦昭王战斗了无数次,讨伐了六国,使六国人民感到害怕;作为一名指挥官,他善...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揭秘:纵横家苏秦是凭何实力掌管六国相印的?
  • 战国时期因较为混乱的政治环境,产生了许多出名的能人志士,其中纵横家颇为有名。苏秦作为一个战国时期较为典型的纵横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