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宫廷里,但中国古代皇帝从不缺少故事。汉武帝小时候说的“金屋藏娇”的戏词可以挑出来到处传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恩爱被白居易写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奇怪的是,唐代另一位有故事的皇帝的奇妙之处在于,他和他相处了很长时间的仆人从未发现。几十年后,他用“扮猪吃老虎”震惊了朝野上下。
身份高贵的皇室“痴儿”
“扮猪吃老虎”的真龙化身是唐宣宗-李晨,李唐第十六位皇帝(武则天和战争皇帝除外)。他是唐宪宗李春的第十三个儿子,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因此,就身份而言 ,王子、弟弟、叔叔李晨无疑是极其高贵的。但遗憾的是,李晨“物极必反”,还是个“傻子”。
[img]155490[/img]
从小,李诚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看起来很傻。十几岁的时候,他又得了重病,在病中做出了“鞠躬,如对臣僚”的异常行为。他经常梦见自己乘龙上天。因此,李诚的生母郑氏曾要求李诚言行谨慎,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他的这些不同行为。这也让李诚更加沉默,几乎处于哑巴状态。
据一些野史记载,李晨沉默寡言,文宗、武宗等人不但不尊重这位皇叔,还经常欺负这位皇叔。两人戏称李晨“光叔”(唐穆宗继位后,李晨被称为“光王”)。继位后,武宗甚至无缘无故地将李晨囚禁,并命人将其放入粪池。在马球比赛中,武宗还允许将军们与李晨作战。若不是神策军使仇士良出手相救,那么李晨或许就真的成了马球场上的另一个“球”。
他也沉默寡言,李晨后来成了得势宦官眼中的棋子。会昌六年(846),唐武宗病重,权力大的宦官马(时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将正式立为皇太叔摄政。武宗死后,李晨迅速得到马等人的支持。
[img]155491[/img]
二、展现锋芒的真龙天子
作为唐穆宗的儿子和四朝的“观众”,李晨装傻了近30年。但他的实际年龄并不大。他比尊宗和文宗小一岁,比武宗大四岁。李晨在装傻的时候基本上是和同龄人打架。在他的兄弟和侄子相继去世后,李晨的对手成了宦官和权臣。他不再隐藏自己的光芒,让每个人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天子。
在武宗死时 ,武宗的儿子或穆宗的其他儿子(即武宗的其他兄弟)应该按例继承王位。但最终继承王位的是穆宗的兄弟和武宗的叔叔。李晨的支持者仍然是太监。继承王位之初,李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自己的正统性。
因为马元志等人只是想利用李晨的权力,他们自然不会在建立李晨的正统性上下太大的功夫。因此,孤独的李晨迈出的第一步是去父亲唐宪宗的寺庙,在父亲的牌前哭泣。在与宪宗关系密切、启动孝子名称的同时,李晨也淡化了穆宗对武宗四帝的存在感。
但在前朝,同样掌握实权的宰相李德裕对李晨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他们对李晨占据武宗之子的王位、李晨的生母地位低下、马元志等宦官专权不满。。。结果,李德裕等人在对李晨发动猛烈攻击之前,李晨将李德裕解雇并调到了这个地方。正式即位后,李德裕上书为之前的贬级喊冤,结果李晨再次将其降职。压制李德裕一个人还不够,李晨还对整个宰相集团出手。
通过解决相权 、收回后,李晨很快在前朝建立了声誉。在宦官从新皇帝那里得到多少好处之前,他们看到对手被“傻皇帝”压制和拉拢,突然吓坏了。然而,宦官并没有成为李晨整顿的对象。
[img]155492[/img]
三、李晨偏袒宦官集团
在登基的道路上,他得到了宦官的支持,并在装傻的时候多次被宦官救出。在处理宰相群体的同时,李晨也主动对宦官群体做出了一些妥协。仇士良和马元志都得到了李晨的提拔或奖励。就连仇士良的亲信也在李晨继位后得到了回报。
李晨如此明目张胆地回报和支持他的宦官,也震惊了前朝的官员。特别是在原始宰相集团逐渐被李晨瓦解,许多权力被分配给宦官集团后,前朝官员清楚地感受到宦官集团的势不可挡。
一些学者将唐代宦官集团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后一阶段是宦官领导政府,李晨是第三阶段的开始。这种情况显然违反了中央权力分割的传统,也不同于李唐早期和中期的常见情况。可以想象,它给朝臣们带来了“恐惧”。
装疯卖傻,一上位就向相权宣战,主动给宦官下放权力...虽然唐宣宗李晨处于唐末,但他的故事不亚于寺庙号相似的唐玄宗。尤其是“扮猪吃老虎”,让习惯了大风大浪的官员怀疑自己对人的看法。有了这样的演技,可惜李晨没有好故事。
装疯卖傻几十年的李晨,登基后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