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休去世后继位的人是谁?为什么是孙皓?

太平三年(258年)9月26日,东吴权臣孙臣发动兵变,罢免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臣为丞相,孙臣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合谋,随后除孙臣。孙休在位期间,颁布了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重病在床上,用手诏命令丞相濮阳兴入宫,让太子孙湾(下雨下单)出来拜见濮阳兴。永安七年(264年),皇帝孙休病重在床上,甚至说不出话来,紧紧握住濮阳兴的手臂,指着王子把他托付给他。

孙休于7年7月25日(264年9月3日)去世,年仅30岁。元兴元年(265年)12月,葬于定陵。值得注意的是,孙休在去世前,明明有儿子,甚至还成立了太子,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他的侄子孙皓即位。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孙皓这位皇帝。公元280年,西晋军队攻打东吴,孙皓放弃抵抗,这意味着东吴正式灭亡。所以,问题来了,东吴皇帝孙休去世后,明明有了儿子,为什么最后侄子就位了?

[img]155405[/img]

@ 孙休是吴大帝孙权的六子,也是东吴的第三位皇帝。孙休有四个儿子,他的长子在公元262年被立为王子。然而,永安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孙休的侄子孙皓即位。主要原因是孙休去世时,儿子年纪小,长子只有10岁左右。东吴群臣违背了孙休生前的遗愿,将孙皓改为皇帝。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虽然孙休皇帝有不止一个儿子,但孙休去世时,蜀汉刚刚被曹魏淘汰。此外,交付地址(越南北宁县)发生叛乱,东吴更加慌乱,想成为一位年长的君主。对此,在笔者看来,孙休去世时的情况实际上与孙策去世时的情况相似。就后者而言,明明也有儿子,却选择让相对年长的孙权即位。公元264年,东吴无疑面临内忧外患。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这场战争,邓艾偷渡阴平,迫使后主刘禅放弃抵抗。公元264年,蜀地叛乱平定后,曹魏能够有效控制巴蜀之地。在此基础上,东吴自然成为司马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司马氏吞并蜀汉后,掌握的疆域、人口、兵力都是吴国的数倍。与此同时,东吴的交趾(郡治今越南北宁市)发生叛乱,这让东吴朝廷意识到了威胁,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粗心大意,他们很可能会被摧毁。

[img]155406[/img]

公元200年,孙策临终时,江东六县几乎是刚刚占领的领土,没有相对稳定的基础。除了江东,还有刘彪、曹操等诸侯。@ 对孙策来说,虽然有儿子可以即位,但还是选择让弟弟孙权即位。当然,情况不同的是,孙休去世后,左典军万宇以前担任乌程令时,与孙皓关系很好。于是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知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

孙皓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也就是皇帝孙休的侄子。对孙浩来说,不仅年龄相对较大,而且个人才能得到东吴大臣的认可,成为东吴皇帝的候选人。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今年,孙皓二十三岁。永安七年(264年)8月初三,孙皓被任命为皇帝,23岁。孙皓即位后,任命将军施绩,将军丁为左右司马,张布为将军。在服务中,他奖励了所有的大臣。同年十月,吴景帝孙休的四个儿子分别被封为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陈王。

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有一段时间,孙皓被认为是贤明的君主。然而,在小成就之后,孙皓却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甚至是粗暴傲慢的一面。濮阳兴和张布在发现孙皓的变化后,暗暗感到遗憾,有人告诉孙皓,二人被杀。至于当初推荐孙皓的左典军万宇,自以为与孙皓有深交,频频劝诫,惹得孙皓发怒,也招来杀人之祸。

[img]155407[/img]

@ 甘露元年(265年),孙皓逼杀朱太后,随后将孙休的四个儿子送到一个偏远的小镇,到达后不久又追杀了两个年长的儿子。因此,很明显,孙浩坐稳江山后,暴露了自己残酷多疑的一面,这反映在他对孙休妻子和儿子的杀戮上。天纪三年(279年)冬天11月,晋武帝命令镇军将军司马周、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荣、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将军杜预、龙翔将军王军、巴东监军唐斌等。4月4日(280年5月1日),王军第一次到达。孙皓听从胡冲的建议,模仿刘禅的做法,即主动向西晋军队归降。

公元280年,西晋将军王军接受孙浩的投降,亲解其枷锁,接受宝璧,焚烧棺材,并派人送孙浩一家到晋都洛阳,孙吴至此灭亡。在此基础上,孙皓回到洛阳后,被司马炎接见,并被授予归命侯。之后,孙皓就住在洛阳。总的来说,对于君主孙皓来说,显然不能称之为三国时期的贤明君主,也就是孙皓登基后,不仅没有增强东吴的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吴的灭亡。在此之前,孙策传给孙权,后者无疑奉命于危机,通过努力避免江东势力的崩溃。


孙休去世后继位的人是谁?为什么是孙皓?孙休去世后继位的人是谁?为什么是孙皓?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