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以来的封建战争对当时的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曹操在《艾里行》中写道,“白骨露在野外,千里无鸡鸣”是最好的见证,描绘了当时社会萧条的荒凉景象。在大量农田无人种植的情况下,曹操统一北方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社会生产,屯田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谈谈曹魏集团后勤保障官任军。
河南县中牟县人任俊、字伯达。东汉末年,关东地区受到政治骚乱的极大影响。董卓权倾朝野后,关东联军迎来,战争也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听到这个消息后,中牟让杨原准备弃官逃跑,任俊劝杨原如果此时能提出倡议,一定会有人跟着他。后来杨原任命任峻为主簿,任峻上表申请治理河南,推荐杨原为河南尹。路过中牟时,任军遇到了在关东起兵的曹操,他觉得杨原不是明主,既没有勇气,也没有战略。他带着100多名宗族门客投奔曹操。曹操也很高兴,上表任俊为骑都尉,并将从妹嫁给任俊,对他非常亲密信任。
[img]152560[/img]
从那以后,只要曹操每次出征,任军通常都会守在后面,供给军队。建安元年(196年),旱灾严重,徐都开始饥荒。连军队都粮食供应不足。韩浩和枣树提议屯田。任军也被曹操任命为典农中郎将,负责监督徐都人民屯田。从建安元年(196年)到建安三年(199年),只要实施屯田的地方都储备了粮食,仓库就满了。
在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管理权的官渡战役中,任俊在影响战局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期间,任俊亲自主持军备、粮草运输,布重阵来保卫军粮,使袁绍的军队不敢靠近。曹操认为任俊功劳很高,所以上表封任俊为都亭侯,封邑300户,任长水校尉。不仅如此,任军在饥荒中,还会收留抚恤朋友的遗孤,远近贫困的亲戚都受到他的周济,为人宽厚有度的信义也受到人们的称赞。
建安九年(204年),任俊去世,曹操为此哭了很久,爵位由儿子任先继承。
为什么任君在历史上投奔曹操?他在曹魏的地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