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称帝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
东汉末年,群雄争鹿中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的格局。对于东汉末年的诸侯来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汉朝的后裔,或者刘姓的诸侯,如刘备、刘彪、刘燕、刘章等。二是曹操、袁绍、袁术、吕布、马超、韩遂、张绣、公孙赞等非汉族后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汉朝衰落,但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汉朝是刘姓的全盛时期和发展时期。汉朝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他在各地分封了同一个姓氏。西汉初期,王子封王30多人,封侯者400多人。各据一方,成为世界各地的世家大族。在这种情况下,在东汉末年,应该会有更多的汉族后裔崛起。所以,问题来了,除了刘备、刘表、刘璋,东汉末年还有哪些刘姓诸侯?
[img]152538[/img]
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族宗亲,刘舆之子,刘友之兄。刘岱的叔叔刘宠曾担任东汉太尉。汉末三国时期,太尉是三公之一,地位显赫。在此基础上,刘岱本人在汉代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来自世界各地的群雄起兵,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其中包括兖州刺史刘岱。
此后,刘岱再次与袁绍、公孙赞和亲,袁绍让家人住在刘岱的居所,公孙赞还派下属范方率军协助刘岱。青州黄巾军在初平三年(192年)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亲自率军迎战,兵败被杀。值得注意的是,兖州牧刘岱战死战场后,他的手下包信等人迎接曹操入主兖州。对曹操来说,这意味着他终于获得了立足之地,拥有了争夺世界的重要领土。
扬州牧:刘友
刘友(156-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刘友是太尉刘宠的侄子,在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因此,在我看来,扬州牧刘友和兖州刺史刘岱是堂兄弟。如果两人都能在东汉末年发展壮大,无疑会成为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刘友和刘岱在争夺中原的过程中早早退出。
刘友最初被推荐为孝廉,授郎中。在担任县令时,刘友因拒郡守请求而弃官,即此人正直不阿。后来,刘友被东汉朝廷征辟为司空属,除了授侍御史,因战争而不到任,避开了淮浦。兴平元年(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刘友成为扬州刺史后,先后与袁术、孙策作战,曾被朝廷授予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输给了丹徒。在我看来,正是扬州牧刘友的战败,为袁术、孙策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刘友一直占据扬州,袁术和孙策自然没有立足之地。此后,扬州牧刘友再次打破反叛的荣融,转瞬即逝,年四十二。扬州牧刘友的死促使扬州先后被袁术、孙策、孙权占据。扬州可以说是东吴的核心区域。
[img]152539[/img]
幽州牧:刘虞
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县城人(今山东城城)。汉朝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禹作为汉代后裔,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尤其是在幽州治理期间,刘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在人民中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刘虞出任幽州牧,中平五年(188年)。累加到大司马,封襄贲侯。汉末三国时期,大司马的地位甚至高于将军,即从官职来看,幽州牧刘禹被授予大司马称号,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一万人之下。
当然,在保卫幽州时,刘玉自然不能去东汉朝廷。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如乌桓,幽州牧羊人刘玉主张采取怀柔的手段。然而,他的公孙赞相对强硬,这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战争过程中,公孙赞击败了幽州牧羊人刘玉,并杀死了刘姓诸侯。除去刘玉后,公孙赞夺取了幽州,并与冀州牧羊人袁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曹操部将:刘岱
对曹操来说,有一位名叫刘岱的手下,这与兖州刺史刘岱重名。对曹操部将刘岱来说,生卒年不详,字公山,沛国(治今安徽遂溪西北)人。曹操为司空时,刘岱为司空长史。从出生地的角度来看,刘岱很可能也是汉朝的后裔,但和刘备一样,出生后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因此,刘岱选择跟随曹操,而不是起兵割据。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派刘岱和王忠去攻击徐州的刘备,但被打败了。
刘晔
[img]152540[/img]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对刘烨来说,他也是汉朝的后裔。然而,与刘备、刘表、刘燕、刘章等人不同,刘烨选择协助曹操。刘烨一生在曹操时代担任司空仓曹,主簿,行军长史兼领军,魏文帝曹丕时期担任散骑常侍,侍中等职务。尽管刘烨职位不高,但长期以来一直是曹操、曹丕的心腹谋士之一。
太和元年(227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后,魏明帝曹睿继位,进封刘烨东亭侯,食邑300户。刘烨在太和六年(232年)因病改为太中医生,很快就成为了大红路。两年后,刘烨再次担任太中医生,不久之后病逝。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后,无疑可以笼络各地的汉族后裔,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相应地,刘备虽然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但实力相对较弱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多少汉族后裔的支持。
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诸侯?刘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