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字伯仁。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三国时代是一个星星闪耀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英雄登上历史舞台,演绎出你唱我们的历史剧。
说到三国,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男人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有将军们互相征服、互相战斗的形象留给了我们。基本上没有女人的戏。除了虚无的貂蝉,只有曹丕夫人甄氏、孙策夫人大乔、周瑜夫人小乔、东吴为刘备招募亲戚的孙夫人在官方历史上留下了事迹。
在金戈铁马的三国,那些武将只有冰冷的恶斗,权谋的博弈,绝对不会给我们留下爱情的故事,只有一个人可以称之为痴情, 他是夏侯尚,他的妾被曹丕杀后,在相思之下,竟然做了一件不可接受的事:开棺望尸!
夏侯尚是曹操心腹将军夏侯元的侄子。由于血统原因,夏侯尚从小就与曹丕交朋友。曹丕被曹操列为世子之前,他们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建安25年(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留下了权力真空。虽然曹丕早在几年前就被列为接班人,但曹操有很多儿子。曹丕不敢粗心大意,也不敢离开叶城。因此,他必须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心腹,护送曹操的棺材回到叶城。这个候选人是夏侯尚。历史记载:“尚持节,奉子宫还叶。并录前功,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
曹丕登基后,更加关爱夏侯尚,晋升为征南将军,官居二品。此外,他还担任荆州刺史。他被授予南方军队的符节,成为一名独立的军政大员。你知道,当时曹魏政权的主要对手是江南的东吴,夏侯尚可以说是直接成为曹魏的前敌总指挥。
这时,夏侯尚表现出了门家子弟的智慧和勇气。他向曹丕提出攻击刘备的建议:“刘备的其他军队都在上庸。山路很危险,彼此都没有危险。如果他以一个奇怪的士兵潜行并感到惊讶,他也会独克。”
曹丕批准了夏侯尚的计划,于是夏侯尚和徐晃率军攻下上庸,蜀将孟达等投降,刘封败,平定三县九县,夏侯尚因功升为征南将军。
此时,虽然孙权称曹魏为臣纳贡,但夏侯尚看到孙权也采取了权宜之计,以避免两线作战。因此,他也积极准备在荆州攻击孙权。
果然,孙权在夷陵之战胜利后,拒绝要求儿子进京做人质,并自称王,正式成立了吴国。
[img]152314[/img]
曹丕怒不可遏,发兵三路南下攻吴,今年是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来到宛城,派夏侯尚率军与曹真共同围攻江陵。
孙权派诸葛瑾与夏侯尚隔江对峙,诸葛瑾带兵渡河到江中小洲,并将水军分散在附近的江面上。
夏侯尚晚上用了很多船,运了一万多步,骑兵,带着油从下游悄悄过河,攻打诸葛金军队,夏侯尚也用火,烧东吴船,水陆两次攻击,也让东吴军队用火烧刘备700英里,他也尝到了火的味道。在这场战斗中,魏军赢了,东吴输了。
然而,江陵城还没有被攻击,瘟疫开始在攻防双方蔓延。历史书上没有说夏侯尚的兵马发病的具体情况,但《三国志》中描述了江陵城的病情,“城里有时会有肿胀的疾病。”于是曹丕命令夏侯尚回到老师身边。
之后,夏侯尚官拜荆州牧,成为诸侯大员。他认真管理荆州。经过多年的战争,荆州可以说是荒芜的。针对大部分人生活在长江以南、江北人口稀少的情况,他开辟了上庸之路,向西拓展了700多里,真正把上庸和荆州联系起来。几年来,成千上万的山民和少数民族前来参观。
[img]152315[/img]
在那个战争时代,攻城略地很重要,但各方真正重视的是人口。只有统治人口越多,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士兵和粮草。夏侯尚一举做到这一点,显然比关羽统治荆州时要好得多。
本来曹丕重用了夏侯尚,夏侯尚的能力在后三国时期还不错。他们合作得很好。魏国可能还能早点吞吴灭蜀。结果发生了一件大事,把他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夏侯尚也是一位高官。当他有一个妻子时,纳妾是正常的,但他的错误是他没有专注于他的妻子,而是对一个妾有着深厚的感情,这自然激怒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谁?他的妻子身份也很高贵。他是曹操视为曹珍的妹妹,也相当于曹丕的妹妹。
她看到夏侯尚宠爱妾,直接起诉皇室,让皇帝的哥哥为自己做决定。作为天子,曹丕真的比普通人好,一点也不含糊。她直接派人绞死了夏侯尚的妾。曹丕处理得很果断,有点草率。
[img]152316[/img]
从夏侯尚后来的表现来看,人们有着真实的感情。妾被杀后,夏侯尚非常难过,甚至生病到恍惚。即使埋葬妾后,他也忍不住想念它。夏侯尚甚至跑到墓地开棺看尸体,以解决相思的痛苦。
曹丕听后忍不住生气,说:“杜袭看不起夏侯尚,真是有道理。”
杜袭是谁?他在建安初年投奔曹操,一直是曹魏政权的老手。夏侯尚早年与曹丕亲密,感情十分亲密。杜袭认为夏侯不是对人有益的朋友,不值得特别对待。他还告诉曹操他的意见。曹丕一开始很不高兴。这时,他觉得杜袭的观点是对的。
也许曹丕是皇帝。他对女人没有优柔寡断。他觉得自己杀了就杀了。就像他早年是怎么喜欢甄氏的一样。后来,甄氏年老体弱,失宠后流露出一些怨恨。曹丕无情地杀了甄氏。
但即便如此,曹丕还是以夏侯尚为老臣,对他的恩宠丝毫不减。
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越来越生病,因为他想念他的妾。回到洛阳,曹丕亲自去看望他很多次,甚至握着夏侯尚的手痛哭流涕。
[img]152317[/img]
四月,夏侯尚还是忍不住,去黄泉和爱妾团聚。夏侯尚死后,曹丕追求他的“哀侯”。这个“哀悼”字很有意思,就是说,夏侯尚哀悼他的爱妾,曹丕哀悼他的朋友夏侯尚。
曹丕还专门下令,既表彰自己的成就,又表达自己的思念:“还是从小侍从,全心全意,虽然云异姓,但还是骨肉肉,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有点敏感,谋谟过人,不幸早逝,人生无奈!”
请注意,“爪牙”在当时仍然是一个褒义词。
曹丕自己也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刚刚四十岁的他也死了,追着夏侯尚而去。
假如夏侯尚不早逝,曹丕不英年早逝,依靠曹丕对夏侯尚的信任,估计也没有司马懿父子篡魏的事。
夏侯尚开棺望尸的特殊举动,为三国武将群体增添了一点亲切感,证明他们并不都是冷酷无情的,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义,让他们更加真实和怀念。
夏侯尚有什么功绩?他有多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