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生活的时代是唐末多事之秋。他最高的理想是恢复唐朝的繁荣昌盛,声称:“你为什么不为你的妻子谋生,而不是去山林藏?人生五色线,愿意补舜的衣服。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黄。”(五言长诗《郡斋独饮》)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理想,杜牧非常重视财富和兵甲的研究,注重治乱守战。
与此同时,杜牧在文学上的作品大多是讽刺时弊,对当时荒淫享乐的统治者表示极大的怨恨,如佳作《阿房宫赋》。
[img]150955[/img]
然而,当杜牧感到怀才不遇所产生的悲伤情绪时,他会写下一首诗来叹息生活。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杜牧和他的朋友张虎登上齐山观景的七律: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世界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是醉醺醺的节日,不必登上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有这样,牛山何必泪沾衣。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朋友张虎来池州拜访杜牧(当时池州刺史)。因为两人都没有才华,同命相怜,九日重阳节一起爬齐山(今安徽省贵池县)的时候,感慨万千,于是写了这首诗。
[img]150956[/img]
前两句写出了杜牧登上齐山后俯瞰河水的愉悦心情。用“涵”来形容河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怀里,用“翠微”这样美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
第三句和第四句话转而叹息世界上有多少忧虑和快乐。世界上的干扰使生活很难笑,但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兴高采烈地折叠菊花,最好及时快乐,用醉酒来掩盖和消除内心长期积累的抑郁,以达到这种攀登。
第五句和第六句话进一步描述了出现造成的时间转瞬即逝的感觉。最后两句话,借用齐景公牛山的眼泪,春秋时节,齐景公登上牛山,北望而流泪说:“美丽的国家,郁郁葱葱的钱,如果滴滴,去这个国家死?”叹息一旦他死了,美丽的河流就能永远保存下来。在这里,诗人用反驳的语气表达了他内心的怨恨和情感。
全诗以登高忘忧的豁达大起大落的笔触,写出志不得展现的愤怒思想,形成了清爽、健拔、悲伤的风格特征。“世间难逢开口笑”这句话,是杜牧当时对人生道路辛酸的总结,是一句有趣的话,也是一句理语。
在杜牧众多的叹息诗中,诗人在探索人生后感叹,既能代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又能引起潦倒失意的士大夫的共鸣。
事实上,杜牧的抒情短诗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不仅写了一幅色彩鲜艳的画,而且善于通过描述的风景来表达自己直率的感受。例如:
[img]150957[/img]
《江南春》
千里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480寺,多少楼台在烟雨中。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妇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行》
远至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在爱枫林晚上,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在这些短短的七言诗中表现出极其优美的画面,用精致的语言传达含蓄的情感,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氛围。
杜牧的一首七言律诗【世界难逢开口笑】是作者的悲伤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