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瑕在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多次作为国王。继位后,周昭王想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16年开始,他就带领军队南征荆楚,通过唐(现湖北随州西北)。、厉(现在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今湖北秭归东),直到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19年来,周昭王亲自南征,凯旋回师渡汉水时,因携带大量俘获的战利品青铜(即考古铭文中的“富金”),在退役途中死于汉水 ,谥号为昭。
[img]150429[/img]
王道微缺
西周王朝应该迎来一个繁荣的时代,这是中国第一个在历史上看到的治世成康之后,但此时西周王朝的执掌人却“王道微缺”。14年夏四月初八,周昭王(前982),镐京突然出现异常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升起,井里的水溢出井外,然后宫殿和民宅的山川摇曳。夜晚,五色光气进入紫徽星座,遍布四面八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看不到二十八宿 。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是表里,王道缺失导致异象叠生。
如果所谓的天象只是古人的迷信和无知,那么周昭王处理国家事务的态度就是确认毫无疑问的“王道微缺”。周昭王14年秋七月,鲁国发生政变,鲁侯的弟弟姬沸杀死了他的兄弟鲁幽公姬宰夺取侯位,自称魏公。周昭王听了这么大的不道德行为,既不派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导致世界上反复出现欺凌现象,朝纲偏颇。
东夷之战
十六年(前980年),周昭王率军威慑东夷国家(今山东、江苏、安徽)。
东夷是古代东方各族的总称。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朝时服时叛。周公、周成王东征后,周势力达到山东现状,淮夷、徐夷依然固执不服。今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入侵了周朝的领土。周昭王聚集军队,南征楚荆。为了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军。各夷国见众不同,纷纷回归。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26个邦国来臣服朝见。
东夷之战加强了周朝对东夷国家的控制,孤立了荆楚。
[img]150430[/img]
昭王伐楚
据《竹书纪年》记载,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周昭王十六年(前985年)第一次“伐楚,涉汉,遇大” 。一般认为这场战争和上面的《墙》记载是一样的。周昭王率领渡过汉水,深入荆楚,渡过汉水时遇到了“大”(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前982),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士兵惊恐,军队损失严重。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据鲁纪年计算,此时是周昭王24年(前977年)。这次伐楚声势浩大,陕西扶凤出土的“墙”铭文记载:“洪鲁召(昭)王,鞭打荆楚,只打南行。”但结果全军复没,周人说“南巡不回”。
昭王伐楚与早期楚史和楚文化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但西周史和楚史上的这样一件重大事件却蒙上了许多迷雾。就连周昭王征服的对象都有争议。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周昭王的“楚”不是“楚(楚子)”,而是西周与楚(楚子)并立于楚地的楚蛮。
“楚”有二义,一是指芈姓楚国,二是指南方楚蛮。周成王19年,楚国祖先熊毅被封为楚子,封在楚蛮之地。因此,楚国与楚蛮有交集。东周时,楚国崛起并吞并了楚蛮,两者融为一体。在周昭王时期,楚国的爵位只是楚子,封地只有50英里,荒凉贫弱 。在这种情况下,周昭王不可能尽最大努力南下攻打小楚子,也不会收获很多。大大小小的贵族都高兴地做了铭功 。而且,如果周昭王真的南征楚国而死,那么周朝和楚必将是无法解决的死敌。周昭王的儿子周穆王不可能不报仇,楚国也不可能在周穆王14年作为周朝的封国参加伐徐之战。
楚蛮在周昭王时期占据了广阔的地区,约在今天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地区和下游的汉东地区,并占据了铜矿的主要产地铜绿山。铜是先秦时期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政治、经济、战争等方面需求广泛。虽然楚蛮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但它从未像以前的三苗和后来的楚国那样形成强大统一的政治体,只是一些分散的部落。在这种情况下,楚蛮适合作为周昭王南下征伐的对象。
昭王南征之“楚”是楚国最早出现在东汉的说法,王逸注《楚辞·天问》 。后世学者多信此说,口相代代相传,昭王南征楚国几成定论。
[img]150431[/img]
南巡不返
《古竹书年》载:“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第三次伐楚对西周的军事力量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周昭王死于汉水,全军被摧毁。春秋笔法修饰后,正史对此事保密,无法了解细节。北宋时期,西周时期在湖北安陆出土了六件青铜器,称为“安州六器”,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相关信息。
周昭王16年来,赵王南巡亲征,征服楚荆。为了保证进军的顺利进行,他任命了一个姓南宫的人为指挥官,另一个叫中国的人为先锋。中国带领军队联系了汉阳的姬姓诸侯,为军队开辟了道路,并在邓国和曾国为昭王准备了宫殿。一路上,在汉北各姬姓诸侯的支持下,军队成长壮大,迅速深入江汉腹地。原本屈服于楚荆的大小方国纷纷回归。
第一部队到达长江,后军赶到。王师占领了鄂部驻地,大军沿着汉水东岸南下。到达长江后,王昭留下一支人在江北守卫渡口,带领大军渡过江南。扬越鄂部将主力退缩到南山,昭王占领铜绿山。然后昭王渡江北,在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大会汉阳诸侯,给了先锋很多马和铜,元帅南宫也得到了很多奖励。后来,赵王奖励的铜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品,上面刻着文字,记录了战争和他得到的奖励。赵王把一些铜分发给贵族,然后把大量的铜运回去。这些铜多用于铸造青铜器,包括上述安州六器。
周昭王占领铜绿山后,留下少数王师守卫铜绿山,带领大军返回。然而,当鄂部听说周军的主力已经撤离并夺取铜绿山时,昭王决定再次亲征。
十九年来,昭王率大臣祭公,以守卫镐京的西六师再攻楚荆。一开始形势很好,周军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部)出发,经过李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昭王还派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以壮大声势。昭王本人率师沿江而上,直接抵达奎国边境(今湖北归归)。然而,回到汉水时,周军却遭到楚荆部队的强烈抵抗,再次遭遇异常天气,全军覆没。
姬瑕二十七岁即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卒于昭王十九年(前977年),终年四十六岁,尊称周昭王。古书上说“仪容恭美”
周昭王崩溃后没有向诸侯告丧,宗室诸侯拥有周昭王长子姬满继位,是为了周穆王。
周昭王姬瑕:西周第四君主,他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