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即魏明帝,字元仲,魏文帝曹丕长子,生母为文昭甄皇后,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在位13年。
曹睿能写诗,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如曹操、曹丕。原集,已散失,后人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睿在位期间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击,后来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但后期统治大兴土木,广采众女,留下负面影响。239年,曹睿死于洛阳,庙号烈祖,明帝,葬于高平陵。
为政举措
政治
曹睿冷静、刚毅、知识渊博,即位后不久就自己出政,使几位辅政大臣徒劳无功。同时,注意法律原则。他命令设立法律博士,改革汉法,制定新法律。他还命令删除死刑条款,减少死刑;除死刑外,还可以用金钱赎罪;减少鞭杖的刑罚,以避免痛苦。
军事
曹睿登基不久,就遇到了内外敌人的攻击,黄初七年(226年)8月孙权攻江夏襄阳,太和元年(227年)孟达反叛,太和五年(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攻, 诸葛亮在青龙二年(234年)至今五次攻击曹魏,孙权在234年攻击合肥。魏明帝成功抵抗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合、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诸葛亮在235年去世后,魏蜀边境的状况有所放缓。同年,柯比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杀害,鲜卑“种落离散,相互侵袭,强者远逃,弱者请服”,北疆也能稳定下来。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公孙渊反魏,自力更生为燕王。今年,曹睿命令司马懿攻打辽东,司马懿随后带兵4万人,与牛金、胡遵一起前往辽东,打破燕军,杀死公孙渊,成功收复辽东。
文化
曹睿也用心制作诗歌。他在崇文馆招募文士鼓励他的文学创作。曹睿能写诗,善乐府,与祖父曹操、父曹丕并称魏之“三祖”。
[img]149834[/img]
历史评价
刘烨:“秦始皇、汉孝武之夫,才有微不及耳。”
鲁迅:“选择忠良,宽刑,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
钟会:“烈祖明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
阎志:“到了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了家臣、老师、朋友、文学,都取正人,互相矫正。谨慎处罚,事父孝顺,父没有,事母谨慎,闻天下,今天称之为。”
王沈:“好学多识,特别注重法理。”
陈寿:“明帝下定决心,随心所欲,覆盖君人之至概括。当时人们雕弊,四海分崩。他们不是先修祖,阐明洪基,而是追秦汉武。宫殿是一个营地,格之远猷,危在旦夕!”
孙生:“闻到长老,魏明帝展现了自己的才华,立发垂地,口吃少言,冷静好断。一开始,在所有公众的指导下,皇帝都以方任,政治自己。而礼貌的部长,开放善直,虽然严厉的建议,没有毁灭,其绅士的数量是如此伟大。然而,我们不考虑建设美德的风,不加强城市的基础,使权力部分,国家没有卫生,悲伤的丈夫!”
裴松之:“魏明帝一时明主。”
司马光《资治通鉴》:①“汉主寿常慕汉武,魏明为人。” ②“沈一明敏,皇帝,任心而行,料简功能,屏绝浮伪。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皇帝的大略。性很强,虽然影响着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永不忘记。”
郭威:“汉高祖为义帝发丧,魏明帝正禅陵尊号,一时达礼,千古所谓。”
胡应麟:“诗没有三代传者,既传又轩赫,只有曹氏操、丕、瑞耳。 ”
马志杰:“从曹睿的行为来看,优缺点各占一半。他的优点是善于军事计划,明确监禁,能够直接给客人建议。曹睿在古代封建君主中很少容忍直言不讳,不杀害他的建议。这是他的特点。曹睿最大的缺点是奢侈过度,在确定继承人和辅助政府大臣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错误。”
[img]149835[/img]
个人作品
《短歌行》
《善哉行》
《善哉行四解》
“月重轮行”
《步出夏行》
《长歌行》
《苦寒行》
《棹歌行》
《种瓜篇》
《燕歌行》
《猛虎行》
《堂上行》
《清调歌》
《乐府诗》
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的政治措施是什么?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