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馥,字文节,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很多人不知道,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这些诸侯来说,除了熟悉的刘备、孙权、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许多诸侯也在东汉末年留下了自己的事迹。其中,韩馥曾担任东汉御史中丞,后被董卓派往冀州牧。东汉末年,冀州的范围至少相当于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当时冀州人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用计划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淼;之后,他在厕所里用雕刻刀自杀。
[img]149508[/img]
因此,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韩福不仅被袁绍夺走,还害怕躲在厕所里自杀。可以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令人失望的诸侯。然而,尽管韩馥的表现令人失望,但作为冀州牧,韩馥曾拥有三位猛将,即曾是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的诸侯。对韩馥手下的三大武将来说,两人终于归降了曹操,但最厉害的却被无情地杀死了。
一、高览
高览,生卒年不详,一个高壮。东汉末年,高览原本是韩馥手下的武将。公元191年,袁绍以计夺取冀州后,高览转投袁绍,成为其将领之一。在张国良的评论三国中,高览是河北四庭柱(河间四将)(颜良、文丑、张合、高览)之一,即高览与颜良、文丑、张合等人同名。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在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在这场战斗中,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请来,只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合率重兵攻打曹营。对袁绍的这一安排,无疑是将高览和张合推入火坑。
[img]149509[/img]
面对强大的曹操大营,高观久攻。与此同时,曹操成功烧毁了袁绍大军的粮草。因此,为了推卸责任,顾问郭图在袁绍面前说了高览等人的坏话,导致高览非常生气,于是转向曹操。来到曹操阵营后,高览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然而,官渡之战后,《三国志》等史料中几乎没有高视的相关记载。也就是说,曹魏高览的结局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二、张合
张合(?-二三十一年,字易,河间郡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中平四年(187年),黄巾乱爆发。对此,张合作为韩馥的军司马,参与了平定叛乱。初平二年(191年),韩馥出让冀州后,张合为袁绍效力。张合立攻打公孙瓒时,取得了许多战功,被袁绍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张合和高览一起归降曹操。然而,与高览相比,张合显然在曹魏阵营中平步青云,甚至成为三国时期的顶级名将。官渡战后,张合跟随曹操攻占河北,清除袁绍势力。此后,张合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取汉中,成为曹操非常依赖的将军。
公元219年,定军山战役中,夏侯渊战死,张合代理主教练,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正式建立曹魏。对此,张合迁左将军,受封宜县侯,跟随曹真打平安定羌胡,再随夏侯尚围攻江陵。两年(228年),太和转为右将军,与曹真抵抗诸葛亮,在街亭之战中立下大功,被提升为征西骑将军。然而,尽管张和抵抗诸葛亮的北伐,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成为曹魏五子良将军中最高的官职,但他最终还是追求蜀军,失去了生命。太和五年(231年),张合被司马懿逼领兵追蜀军,追木门,中箭死亡,称壮侯。而这无疑是曹魏的一大损失。
三、鞠义
[img]149510[/img]
鞠义可以说是韩馥手下三大武将中最勇敢的一位。东汉末年作家王灿说:“义久在凉州,小习羌斗,兵皆骁锐。就像马超、庞德等猛将一样,鞠义也可以说是来自凉州,非常勇敢,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韩馥手下最厉害的武将。初平二年(191年),韩馥部反叛曲义,韩馥与曲义作战,结果失败。也就是说,作为韩馥的部将,鞠义反叛后,却能击败兵多将广的韩馥,这无疑是令人惊讶的。不久之后,袁绍选择与鞠义合作,共同给韩馥施加压力。在这方面,在我看来,韩馥最终放弃了冀州,这无疑与凶将鞠义的背叛直接相关。如果鞠义站在韩馥一边,那么袁绍显然不会那么容易占据鹊巢。归降袁绍后,鞠义参加了与诸侯公孙赞的战役。
公元191年,袁绍亲自带兵迎战公孙赞,两军在界桥南20里处交锋。公孙赞以2万步兵排列成方阵,左右两翼分别配备5000多名骑兵。在这场战争中,曲义的军队虽然人数较少,但越战越勇,最终取得了公孙赞所署的冀州刺史严纲的第一名。公孙赞被迫逃离界桥,但即便如此,公孙赞还是被追来的曲义军队打败了。对此,袁绍后来评论道:“这兵孤前行,乃界桥旗拔垒,先登敌。”
此后,鞠义长期与公孙赞作战,成为袁绍消灭公孙赞的重要帮手。至于袁绍,消灭公孙赞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的重要基础。但遗憾的是,曲义后来因为自力更生而骄傲放纵,心怀不轨,袁绍召见他将其斩杀,并合并了他的部众。也就是说,在袁绍的指挥下,勇敢的鞠义掌握了一定的兵权,再加上居功骄傲,这让袁绍怀疑,无情地杀死了他。如果鞠义没有被杀,那么袁绍手下的将军显然轮不上颜良文丑了。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韩馥在汉末的指挥下有哪些猛将?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