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艺,梁元帝,梁武帝萧衍的儿子,生母是修容阮,南北朝第三位皇帝,在位两年。他的文章、书法和绘画被称为独一无二的,绘画对隋唐有很大的影响。
萧诠早年封湘东王,因病一眼失明。即帝位后,派兵到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还要求西魏出兵,使益州成为敌人。554年,萧诠写信给西魏宇文泰,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极其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攻击江陵。萧诠战败投降,不久为萧以土袋闷死,江陵“合城老幼入关”,后葬于颍陵。
主要成就
萧诠才华横溢,有《金楼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却是埋葬南梁的主要责任人。怀疑岳阳王晓月(萧月的侄子,《文选》作者昭明王子萧统的儿子),并计划消灭(中国古代皇帝的儿子一般封某某王,比如萧月,登基前被封为湘东王,即湖南东部王),于是失去了襄阳(萧月坐以待毙,于是吸引北周势力与叔叔竞争,梁失去了襄阳)。当武陵王小吉(小毅的弟弟)在成都成为皇帝时,梁元帝要求北周宇文泰袭击小吉,因此成都被北周吞并,因此江陵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从四川出兵消灭江陵只需顺流而下,非常容易。李白有一首诗,告别了白帝的彩云,江陵每天都会回来)。梁朝多次失去领土,这不是北周宇文氏造成的,而是自取灭亡。
四川流失,江陵落下,襄阳被北周吞并,江南能保存几十年(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直到589年才被隋朝统一,554年江陵落下35年才被隋朝统一),真是幸运。这是北周最大的敌人之一:高氏齐国还没有消灭,关中的势力还不够稳定,宇文泰还没有篡夺西魏政权,才能幸免于难。梁朝内部不和导致溃败,这不是武陵王和岳阳王的罪过。梁元帝在发兵讨伐朝廷叛贼侯景的过程中,怀疑自己先后杀死了弟弟桂阳王萧宇、侄子萧宇,袭击了弟弟萧伦,杀死了孙子孙女萧东;武陵王萧吉派儿子萧元照帮助萧艺,萧艺阻止了他在白帝城;另一个侄子萧元正率领下属接受他的部署,但他把他囚禁在岳阳。萧诠放弃了最大的敌人侯景,却伤害了自己兄弟的骨肉。
[img]148796[/img]
萧艺也是亡国皇帝之一。他应该在历代亡国之君中享有更高的地位。至少与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相比,他在历史上的受欢迎程度略显薄弱。与著名的杨迪皇帝和南唐后主相比,他处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至今为人所知。
萧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才华横溢的皇帝,外表不同”,这可能是对他不太准确的总评。他的生活并不太曲折。在他生命的前40年,作为一个王子,他保持着最好的尊重。除了阅读、写作、写诗和绘画,他没有在历史书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他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走上了历史前台,成为了皇帝,但他做出了许多受到后代批评的行为。
在侯景的混乱中,他有实力却坐观国祸,无视国祸,隐藏着自私。首先,他残忍地一个接一个地消灭了对他登基为皇帝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直到他的老父亲梁武帝被小偷饿死。他一生努力学习,努力聚集书籍40多年,收集了古代罕见的14万卷书籍。登上王位后,他再次与北方的西魏发生冲突,吸引了强大的敌人。失败后,他命令人们烧掉14万卷书,说“读得太多,所以今天有灾难”,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后造成了最大的文化破坏。可以说,他是中华文明遭受巨大破坏的永恒罪人。
[img]148797[/img]
评价
清初王船山骂他:国家安全之际,却天天读《老子》,怎么能不死呢?
北宋司马光评论道:“元帝在兄弟中,尤其残忍。他以虽建凶渠而复故业,在旋跟之间,作为伏笔;人心之间有什么区别吗?也是天地之所。”
唐代于世南:“梁元聪明伎艺,才华横溢,文武兼备,战顺反击,克服了雪的冤屈,成功了,有足够的称号。然而,国难过后,伤夷未复,信强寇之甘言,袭心于怀。樊平宗支自己是敌人,孤远悬僻,无忧无虑,死亡,生人帮忙,举严,放弃。可惜。”
陈朝历史学家何志远:“世祖聪明特达,才华横溢,诗笔之美,罕与为匹,伎能之事,无所不应,极星象之功,穷雅龟之妙,明笔法于马室,不愧郑玄,辨云物于鲁台,无耻梓慎。至于幕筹将略,朝野推,反正就乱了。 鲸鱼蜥蜴受到了惩罚,世界也受到了决定。它们应该移銮西楚,旋驾东都,祭宗土方,清宫阙,西周岳阳的失败,信口宇文之和,以万乘之尊,居二境之上,夷虏乘衅,再覆皇基,率土分崩,莫知攸暨,谋之不善,甚至谋之。”
萧艺:埋葬南梁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中华文明遭受巨大破坏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