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张延赏(726-787年),原名宝符,蒲州沂氏(今山西临沂)人,唐代宰相,中书令张嘉贞之子。
张延赏出生于河东张氏,早年以门阴入仕。曾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关内节度、太原少尹、给事中、御史中丞、中书舍人、河南尹、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荆南节度使。
大历十四年(779年),张延赏调任西川节度使,致力于恢复蜀地建设,并在泾原兵变时大力支持朝廷。贞元元年(785年),唐德宗召张延赏回朝,拜其为相,但在李生的干涉下,只加了虚衔左仆射。
贞元三年(787年),张延赏与李生和解,被授予同平章事,但他煽动德宗罢免李生兵权。为了减轻财务负担,他建议裁减官员,导致朝野不满。张延赏死后,他追了太保,死了。
[img]148367[/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延赏从小丧父,开元末被唐玄宗召见,被授予左司御带兵曹参军。他博览经史,了解官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重视,娶了自己的女儿为妻。
累任要职
到德国两年(757年),张延赏和唐肃宗一起去凤翔,被提升为监督御史,获得绯衣鱼袋,改为殿中侍御史。后来,王思礼被关内节度任命为从事。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礼改为河东节度使,张延赏为太原少尹,行军司马、北都副留守。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唐朝宗逃往陕州。张延赏被授予事件,后来被改为御史中城和中书舍人。大历二年(767年),张延赏被崇拜为河南尹、诸道营田副使。河洛久经战争,田野荒芜,人民流离失所。张延赏倡导治理简约,大兴水利,修建宫殿,全力恢复生产,使流民归属,中原繁荣。
大历五年(770年),唐代宗撤销了河南、淮西、山南等道副元帅的职务,命令其部队守卫东都洛阳,张延赏暂时留在东都。他政绩突出,在各地牧守中排名第一,被召拜为御史医生。
大历六年(771年),成都司录李少良弹劾权相元载。元载党羽参演李少良傲慢,将他交给御史台审讯,要给他安加罪名。张延赏因拒绝配合,被列为扬州刺史、淮南节度观察等。在张延赏的要求下,朝廷将长江改为江南道与淮南道的边界。后来,张延赏因母丧守孝,期满后被起复为检校礼部尚书、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观察使。
节度西川
大历十四年(779年),张延赏改为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仍为御史医生。当时蜀国经历了多次兵乱,人民疲惫不堪,制度消失了。张延赏到镇后,轻赋薄赋,依法办事,使蜀国逐渐恢复繁荣,后来被加为官员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年(783年),西山兵马使张武作乱,进入成都,张延赏逃往汉州。不久,鹿头将军主宰了张武的混乱,张延赏回到了成都。泾原兵变后,唐德宗逃往梁州。张延赏向梁州运送了大量物资,以支持朝廷。唐德宗以剑南蜀川为基础。
[img]148368[/img]
担任宰相
贞元元元年(785年),唐德宗因宰相刘从一生病,征拜张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张延赏此前曾与凤翔节发生过冲突,在拜相任命上被李盛阻挠,最终只被授予尚书左仆射(虚衔),未能成为宰相。
李盛入朝三年(787年)贞元。唐德宗想拜张延赏为宰相,于是让浙西观察韩伟居中调解,化解李盛与张延赏的矛盾。韩黄宴请两人,尽情而散,并让李盛表示张延赏为相。唐德宗随后任命张延赏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李盛要求与张延赏结婚,但被张延赏拒绝,怨恨不已,认为张延赏只是表面上的和解。张延赏正在计划罢免李盛的兵权。
此前,吐蕃将领尚结赞侵犯凤翔,但没有掠夺。他只是说:“叫我来,为什么不用牛酒来奖励我呢?”然后他撤回军队,离开了李生。尚结赞在撤军的路上被李生伏击,危险地被俘虏,所以他派出了使命和平。李生入朝后,以“荣迪无信”为由反对许和。韩伟表示支持,并建议分配粮草,让李生攻击吐蕃。唐德宗怀疑将军要求边缘工作。
不久,韩伟去世了。张延赏知道唐德宗的心意,宣传和亲的利益,并提出李生不应该长期持有军事权力。唐德宗削减了李生的军事权力,并将他改为太尉和中国书记。张延赏故意让兵部尚书崔汉衡主持,不顾宰相主持三公册仪式的做法,以缓慢李生,受到舆论的批评。同年5月,吐蕃在平凉联盟期间背约,计划劫持唐代将军浑玉。
裁官招怨
此前,韩伟进入朝廷时,曾推荐宣武节使刘玄佐,并建议他收复河黄。刘玄佐也有建立边功的意图。张延赏扮演朝廷的角色,建议裁减官员,减轻财政负担,供应军费,并得到唐德宗的批准。这时,韩伟去世了。刘玄佐还说他拒绝应命,所以张延赏想改用李抱真。然而,张延赏因私人抱怨而罢免了李生的兵权,这引起了武臣的不满,李抱真拒绝了。
裁员命令下达后,当年裁员1000多人,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不断受到批评。张延赏很担心,建议酌情保留裁员。服务中的马霄、王子少保韦伦、浙西观察使白志贞等人上演皇帝,认为裁员引起怨恨,要求全部恢复。这时,张延赏病重,在家养病。新任命的首相李泌恢复了所有裁员。
同年七月,张延赏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唐德宗废朝三日,追太保,赐死亡。
人物评价
李肇:张氏嘉贞生延赏,延赏生弘靖。国朝已来,祖孙三代为相,只有这一家。
刘浩:延赏以私害公,罢李生兵柄,使武臣不遗余力;恶直丑正,挤柳浑相位,致贤者不进其才。象恭功,都是四凶之迹,虽然以阴继世,以才进身,舞非道者,真是恶棍!延赏历名藩,都叫善政,登大位,是饰情。
宋祁:①
奖励更多的四个城镇,人们赞美他们的爱。当国,饰情复怨,不尽如人意,早早不幸,没有建明。然而,皇帝的待遇很厚,说他有宰相体,专属于官员,而军食委员会李泌和刑法委员会刘浑则认为他在任职。②
张三世宰相,但器有所穷,嘉贞穷于俗,延赏穷于歧,弘靖穷于权,惜哉!
王夫之:张延赏奸夫小人,乱天下,吐蕃劫盟,几危国家,廷臣不能骂其奸,李生抗表论劾。....平凉既败,浑浊几死,延赏罪不可能结束,但谴诃不可能结束。
个人作品
《全唐文》有一篇文章:《南门记》。
《唐文拾遗》则收录其奏疏一篇:《请减官收薪料西讨奏》。
张延赏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