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隋文帝杨坚,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14年。
生于大兴, 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王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创建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建设洛阳(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县;改度衡量古代风格;频繁发动战争,滥用民力,极度奢侈,引发全国农民起义,世界混乱,导致隋朝崩溃。618年,宇文化和发动江都兵变,杨广被叛军杀害。杨侗追死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李渊追死为杨皇帝,夏王窦建德追死为闵皇帝。
为政举措
外交
在对外交往中,杨光主张众国臣服的朝贡制度。藩属国奉隋朝为宗主国,定期朝贡,各国和平相处。如果一个国家不愿意屈服,隋朝将在必要时采取战争手段。如果一个国家侵犯了另一个国家,隋朝将帮助弱国击败强国,以维护朝贡制度。如果各国臣服隋朝,隋朝也会给予优惠反馈。在这样的外交观念下,万邦来朝的宏伟局面出现了,但杨光过分夸耀,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隋末突厥空前强大,周边国家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各国,均属突厥。
西域各国
大业五年(609年),杨光亲率军从京都长安(今Xi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前往甘肃陇西,青海西穿过祁连山,经过大斗拔谷北上,前往河西走廊张掖县。这次旅行绝不是个人游山玩水。回到大斗谷时,遭遇暴风雪袭击,文武官员饥饿寒冷,士兵冻死过半(三分之二),马驴损失十分之八九,随行的后宫妃和主狼狈相失。九月,杨广开车进入西京长安。 杨光的西巡历持续了半年,远远涉及青海和河西走廊。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杨光是唯一一个到达西北这么远的中国皇帝。杨广西在西海、河源、姗姗、末四郡巡逻,但很快就失去了控制。
杨光到达张掖后,高昌王曲伯雅、伊吾吐屯等西域27国君主大臣前来举行宴会,展示隋朝文物,演奏九部音乐,非常盛大。 为了展现隋朝的富饶,大业六年(610年)元宵节期间,杨广于东为西域人演奏百戏,夜晚灯火通明,月底结束。杨广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少数民族、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的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绵八里,用近3万名歌伎,音乐传数十英里外。如果西域商人想在市场上交易,杨光下令装饰市容,装饰店铺,屋檐一样,珍品堆积,连卖菜的都要垫龙须席。当这些商人经过酒店和餐馆时,他们必须请他们吃饭。并说:“中国丰富,酒食例不取直(值)。还用丝织品装饰了市面上的树木。一些胡商说:“中国也有穷人,衣不盖形,怎么能用这个东西和他们相处!缠树何为?”。
[img]147899[/img]
杨光这次西巡,开拓疆域,稳定西疆,呈现武威,震惊各国,开展贸易,扬中国威,畅通丝绸之路。这是一代有所作为的国君所做的。唐太宗也感慨地说:“大业之初,隋主入突厥,兵马之强,自古以来只有一两代人。”
隋朝又置伊吾(哈密)郡五郡,大业六年(610年)。
在此之前,隋朝基本上是在张掖与西域商人进行贸易,黄门侍郎裴矩负责隋朝的具体事务。杨迪皇帝主要用金钱引诱西部地区的商人进行贸易,并命令西部地区商人经过的地方县接受热烈的接待。这根本不是平等的贸易,而是以贸易的名义炫耀他的文化和武术。 但杨光为了开发经营西域,还是派兵做了一些统一的工作。例如,打败西突厥的处罗可汗可以消除一个主要的障碍。击败吐谷浑,将其领土建成四县,派官员治理,确保与西域畅通。
新罗
新罗于开皇十四年(594年)遣使入隋,隋封其王真平为“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 大业年间也常遣使隋。
倭国
日本(即日本,时代是飞鸟时代)多次派使臣到华通好,开皇二十年(600年)带沙门(即僧侣)数十人到隋朝学佛。大业三年(607年),大和推古天皇派隋使小野女孩向杨广递交国书,称自己为“日出天子”,称自己为“日无天子”,引起杨广勃然大怒。 第二年,小野妹妹再次使隋,国书改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以缓和双方关系。大业四年(608年),杨光也派裴世清回访日。
赤土国
杨光派常军、王俊正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克拉地峡)。大业四年(608年),常军等5000块丝织物送给赤土国王瞿昙利富多塞。他从南海县(广东省广州市)航往赤土国。国王还派儿子那邪迦和常骏一起来中国,杨光给了那邪迦官位和物品。
[img]147900[/img]
宗教
佛教
杨光擅长佛教。当他第一次成为晋王时,他欢迎著名僧侣智凯授菩萨戒,并尊称智凯为智者。即位后,他在大业元年(605年) )为隋文帝制作西禅寺、高阳隆圣寺、并州弘善寺、扬州惠日道场、长安清禅、日严、香台寺、九宫为九寺、泰陵、庄陵寺。又在洛阳召开了无遮大会,度男女120人为僧尼。并曾命令天下州郡行道千日,总度千僧,亲制愿文,自称菩萨戒弟子。传说他一代所度僧尼共16200人。铸造新像3850躯,修治旧像1000躯,装补旧经,修写新经,共62藏。杨帝还在洛阳上林园设立了翻经馆,罗致译人,四事供应,继续开展翻经事业。
道教
杨光对道教没有坚定而深刻的信仰(这与他对佛教的信仰不同)。他关注道教。首先,他想利用道教为他的政权效力。他试图赢得高道,给他更高的政治地位,调解和缓和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使道教不会在政治上感到特别沮丧。然而,他对道教的利用最终失败了,道教中的人们积极参与隋末政治活动,大量舆论宣传其政权崩溃。第二,在伟大事业的中期,所谓的世界承载着他崇重道术的高峰期。他用道教方法填补了荒谬无耻的私生活,用道教作为宫廷的点缀,让道教作斋为科仪祈福。第二,在伟大事业的中期,所谓的世界承载着他崇拜道教艺术的高峰。在道教方法的帮助下,他填补了荒谬和无耻的私人生活,道教被用作宫廷的装饰品,并任命道教作坊为他祈祷。然而,他仍然为道教文化事业的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特别是道教经典的收集和整理。
杨光即位后,他在外交和宗教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