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雍正皇帝的故事。雍正是什么样的皇帝,雍正的王位是怎么来的?
说到清朝最繁荣的时候,大家都会说是康乾盛世。
说到雍正帝,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九子争帝,却忘了他是康乾盛世的接班人,没有他也不会有康乾盛世。
[img]147488[/img]
与康熙和乾隆的仁慈相比,雍正是一位更严厉的皇帝,他的登基受到后人的批评。当我们经常提到他时,我们更关注他的宫殿秘密,而忽视了他自己的成就。
也许曾经深受一些小说电视剧的影响,也总觉得雍正帝是个狠辣、果断、冷面的皇帝。
诚然,雍正的性格是冷漠的,不像八贤王那么受欢迎。即使他母亲同胞的兄弟十四兄弟也不亲他,只有十三兄弟尹祥认为他是兄弟。
在九子争帝中,他打败了当了近40年王子的二哥,精通经史的三哥,贤名远播的八哥,深受康熙喜爱的将军王十四哥,最后登基为皇。他们被禁止了。后来,他杀死了年羹尧,并禁止隆科多次死亡。
这些事迹加上他的性格,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但最近,我无意中看到了雍正王朝,并询问了一些历史。他发现自己对雍正皇帝的看法太片面了。他真的是一个勤奋的政治事务,关心人民,珍惜人才,聪明能干,心中充满了清朝的皇帝。
那我们来谈谈这位雍正帝。
首先,雍正帝和康熙一样勤政。
[img]147489[/img]
在他执政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警惕”。朱批在位13年的折子有360卷,据说比乾隆60年批的折子多。
在过去的13年里,国库翻了十倍,消除了官员的统治,可以说给乾隆留下了一个厚重而美丽的国家。他自己也很节俭。与乾隆不同,只有几次江南,他花了无数的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遗憾的是,这个好基础几乎被乾隆浪费了,清朝也从乾隆后期开始衰落。
其次,雍正帝唯才是举。
雍正初期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可惜这两个人功功高,任意妄为,最终惨败。其实杀有功臣一直都有,这只是帝王之术,真的不能算雍正帝的头。而且年羹尧隆科多的死和他们自己有很大关系。雍正没有明太祖朱元璋那么可疑,杀有功臣。
雍正还有四个被他重用的臣子,包括李伟、田文镜、张廷玉和鄂尔泰。其中,李伟、田文镜、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说明雍正确实知道并重用汉人。而且,李伟和田文镜不是科举出身,李伟的官员是捐赠的,田文镜是监生出身。这些人都能好好结束。雍正不是一个冷血狠毒的人。
雍正王朝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位名叫王文昭的考生在宫试中回答得很慢。雍正帝不仅没有催促他,还亲自为他掌灯,最后给了他一个状元。
[img]147490[/img]
虽然只是二月河小说中的一个故事,但雍正帝对下属还是很好的。
至于禁止八兄弟、九兄弟、十兄弟、十四兄弟,我认为这是合理的,一直是国王失败,如果相反,八兄弟或十四兄弟登上王位,等待雍正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是这样,在他们几个人的力量下,那么清朝也会发生动荡,国家将不是国家。
@ 雍正帝心中有人民和清朝的江山。
很多野史或小说都说康熙本来打算把王位传给十四哥,但雍正把王位改成了四哥。此外,辽宁省档案馆现存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定并颁布的,而不是康熙的真迹。
但是清朝的遗诏都是用满文和汉文写的,皇子的名字也会写出来。@ 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康熙帝选择的继承人是雍正。
康熙是千古一帝。作为皇帝,他首先想到的是清朝的江山,而不是父子。
在九子争帝的几位王子中,他首先放弃了二哥。大哥身份低,没有天赋。虽然三哥充满了诗和书,但他后悔没有治国的手段。八哥结党营激怒了康熙,十四哥带兵打仗,后悔属于八爷一党,个性冲动不符合清朝皇帝,最符合皇帝的只有雍正。
只有在九子争帝的时候,他还想着人民和国家,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事情。为了西北的兵权,八爷党故意拖欠工资,摧毁了清朝的8万军队。
[img]147491[/img]
不过也有人说康熙喜欢弘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总的来说,雍正在位13年,虽然有时候手段太严格,因为他渴望成功。但他的功绩无法被九子争帝所覆盖。他承担了康熙的繁荣,为乾隆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如果他能和康熙乾隆在一起60多年,肯定会把清朝推向更繁荣的时代。他的功勋将堪比千古一帝康熙。
雍正是什么样的皇帝? 雍正的王位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