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韩媛(606-659年),字伯玉,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唐朝宰相,刑部尚书韩仲良之子。
韩媛出生于南阳韩氏,历任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侍郎,攻封颍川县公。他支持长孙无忌和楚遂良,反对武则天,引起武则天的嫉妒。
显庆二年(657年),韩媛被诬陷谋反,贬为振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韩媛因病去世,被抄没家产。中宗年间平反。后来追了“贞烈” 。
[img]147253[/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韩媛年轻时操作出众,博学多才,懂得官治,贞观年间累迁至兵部侍郎,攻爵颍川县公。
担任宰相
永徽三年(652年),韩媛升任黄门侍郎。永徽四年(653年),唐高宗任命韩媛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后加银青光禄博士。
永徽六年(655年),韩媛在拜侍中兼任太子宾客。当时,唐高宗想废墟皇后,改立武则天,宰相长孙无忌、楚遂良强烈反对。“皇后是先帝为陛下结婚的,现在无罪却要被废除,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唐高宗不听。第二天,韩媛再次提出建议:“匹夫还知道如何选择媳妇,更别说天子了?《诗经》有云:‘赫赫宗周,褒司灭之。每次看到这里,大臣都会掩卷叹息,不想亲眼目睹今天的灾难。高宗大怒,命人将韩媛拉出大殿。
武则天最终被立为皇后。
显庆元年(656年),韩媛上表高宗,为贬任潭州都督的楚遂良提起诉讼,称楚遂良为“公忠体国”,希望高宗赦免。高宗道:“楚遂良狂悖乖张,直言不讳,我责骂他,怎么会有过错呢?韩媛回答说:“楚遂良是国家重臣,他的缺点就像白纸上停了一只苍蝇,何必说是有罪?陛下富有四海,安享太平,却驱逐老臣,难道你还没有醒悟吗?"高宗不听。韩媛忧愤不已,要求辞职回田,高宗没有批准。
贬死振州
展庆二年(657年),许敬宗、李义府秉承武则天的意愿,诬陷韩媛勾结楚遂良(已改为桂州都督),图谋不轨。徐敬宗奏说:“韩媛认为桂州是用武之地,准备以桂州为反策来源,以楚遂良为外援,行使宰相职权,授予楚遂良为桂州总督。因此,高宗将韩媛贬为振州刺史,终身不允许回京,再将楚遂良贬为爱州刺史。
展庆四年(659年),韩媛在振州病逝,时年54岁。
此时,许敬宗还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并表示:“长孙无忌谋反,都是由楚遂良、刘石、韩媛挑衅而成。”唐高宗随后将长孙无忌迁往黔州,追捕楚遂良官爵,并将韩媛、刘石除名。
同年7月,唐高宗遣御史前往振州护送韩媛回京,命令当地州县抄袭其家产,然后命令他当场处死。御史到达振州后,才知道韩媛已经死了,于是开棺验尸,把韩家的所有近亲都流放到岭南当奴隶。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按武则天遗命追回韩媛官爵,赦免其亲属。 追“贞烈”后,追“贞烈” 。
[img]147254[/img]
主要成就
在韩媛担任宰相期间,多次上表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唐宣宗年间形象凌烟阁。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将37位英雄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其中第六位是“中书令兼修国史韩媛”。
人物评价
刘:前齐人送乐,仲尼去,军王溺妓,余奔。女人的话,圣哲怕自己的灾难。根据衡轴的位置,他们被正人的恶魔迷住了!古代志士仁人,一言相期,死不后悔。在君臣之间,他们被委托孤独地送走,以利害祸福,忘记自己一生的话!而韩、来诸公,可谓守死善道,求福不回。
宋祁:高宗之不君,可与之治邪?内牵阴,外劫诽谤,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都顾命大臣,
忍而不省。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女鸣辰,佐迁后家,可不悲!天以女戎间唐而兴,虽然义士仁人抗之以死,但绝不可支。然媛、济、义炎、仪四子可谓知所守。
司马光:自楚遂良、韩媛之死,中外以言为忌,不敢逆意直劝,几二十年。
王夫之:长孙无忌、楚遂良、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太宗所以辅助自己,贬死废废,不能一天安定下来,保禄位以命令告终,只怀奸李积耳。自然而外,如果韩媛、来济、杜正伦、刘仁轨、上官仪、刘祥道受了重伤,幸免者也会依靠守边来避免灾难。
个人作品
《全唐文》有其奏疏一篇:《理楚遂良疏》。
韩媛简介:唐代众多宰相之一曾引起武则天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