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陶弘景有什么作为?他为什么佛道兼修?

陶宏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贞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教学家,炼丹家,医学家,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人不喜欢出生做官,而是喜欢隐居在山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隐士。然而,这些隐士太出名了。相反,他们往往与当代朝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甚至可以对当前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他们以南朝梁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宏景为代表。

陶宏景生活在南朝。经过宋、齐、梁三朝,他当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山地地理、医药、棋琴、书画,甚至阴阳五行。他为药物、精炼、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古代科学技术做出了贡献。

[img]145566[/img]

陶宏景从小就有不同的想法,10岁时得到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后,便不分昼夜地学习,从此有了养生的志向。

陶宏景曾对人说:“仰望青云,目睹太阳,感觉并不遥远。”

陶弘景15岁时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岁以才学而闻名。

宋升明元年(477年),陶弘景21岁时,宋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了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宋称帝两年后,南齐王朝建成。

当时陶弘景的才名很高,萧道成便将他封为诸王陪读,并授予奉朝请职。

[img]145567[/img]

齐永明十年(492),36岁的陶弘景无意仕途,特上表辞官,挂朝服神武门后,退休于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

从那以后,陶宏景就隐居在这里。他常说:“这座山下面是道教的第八洞天,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150英里。从前汉代开始,咸阳三茅君修炼成仙,负责这座山,叫茅山。”

陶宏景还在山里修建了一座道观,自称华阳隐君,开始跟随东阳人孙游岳学习道教的符图经法。

陶弘景在此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作品,还介绍了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疗保健、金丹冶炼等方面。据统计,多达70或80种作品。陶弘景也成为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庭。

[img]145568[/img]

陶宏景还编制了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神、人鬼和许多神仙,约3000人,以7个等级排列。

502年,萧衍为梁武帝代替齐建梁。萧衍和陶弘景很早就有了友谊。他们之间的信件和问候从未被打破。当他成为皇帝后,他的友谊变得更加深厚,“礼仪越多,问题就越多”。

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要咨询陶弘景,鉴于此,总有达官贵人到陶弘景隐居的山里去拜访,@ 时人才给陶弘景起了“山中宰相”的称号。

虽然梁武帝遇到了陶洪景,但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相信佛教的君主。因此,在南梁崇拜佛教的环境下,陶洪景作为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不得不接受佛教。

有一次,陶宏景梦见佛传给他《菩提记》,称他为胜力菩萨。于是,陶宏景醒来后,作为道教上的清派大师去了楚(mào)县(今浙江宁波)礼阿育王塔去发受戒,成为佛道兼修的传奇人物。

事实上,陶宏景的举动并不是自愿的,而是为了维护茅山道人的生存。正是这样,才避免了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死亡的结局。

陶鸿景隐居茅山45年,81岁去世。他死后,他的外表和颜色没有改变。梁武帝下令给他中散医生,贞白先生,并派皇宫官员为他举行葬礼。


陶弘景有什么作为?他为什么佛道兼修?陶弘景有什么作为?他为什么佛道兼修?

,,,,,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