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即南唐烈祖,曾用名徐知高,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在位7年。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李敏原姓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高,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吴权臣。三年(937年),李敏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改变旧法,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人民休息。但由于服用方士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死亡,死于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静继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敏出身微贱,从小就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泗州(今安徽泗县)流浪。六岁时,他的父亲李荣在战争中消失了,他的叔叔李球带他去了濠州。不久,他的母亲刘氏卒在濠州开元寺游荡。
895年(乾宁二年),吴太祖杨行密攻郝州,被彭奴收养。然而,杨行密的儿子无法容纳彭奴。杨行密不得不把彭奴交给部长抚养徐文,并命名徐志高。
徐知高才华横溢,像父亲一样为徐温服务。由于徐温妻子李氏姓氏相同,他也照顾徐知高。徐知高曾经和徐温一起旅行。徐温因为心情不好把徐知高赶走了。当他到家时,徐知高在门口迎接他。徐温惊讶地说:“你怎么能在这个地方!”徐知高回答说:“作为一个儿子,我们怎么能抛弃父母,父亲生气,回到母亲身边,作为儿子的天性。”因此,徐温更喜欢徐知高。
徐知高长大后,身长七尺,方额准确,修短,声音像洪钟,喜欢读书,擅长骑射。杨行密经常称赞他:“徐知高是个帅哥,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img]144368[/img]
治理升州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徐温遥领导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任命徐知高为升州防止和遏制兼楼船副使,在升州治理战舰。 910年(后梁开平四年),任升州副使,知州事。
912年(乾华二年),徐知高随柴再次攻打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玉,因功晋升为升州刺史。当时江淮地区刚平定,地方长官大多来自武术家。他们只知道如何通过搜索民间财富来支持军队,而徐知高则不同。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此受到公众的好评。
914年(乾华四年),对校徒进行了额外检查。19915年(贞明元年),当时的镇海节使徐文被任命为两浙招使,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统辖升州、润州、常州、宣州、涉州、池州(今安徽贵池)。他的儿子徐知训留在广陵(今江苏扬州)。
917年(贞明三年),徐温见升州富裕,将镇海军治所迁至升州,改封徐知高为检校太保、润州(今江苏镇江)团练。徐知高要求宣州当官,但徐温拒绝了。他很不高兴。后来在宋齐丘的劝说下,他去了润州。
掌握朝政
918年(贞明四年),徐知训被将军朱瑾杀害。徐知高在润州得到消息,赶到广陵,担任淮南节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执政后,为了赢得人民的心,放宽刑法,推广恩信,还建了一个延宾亭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士兵。宋齐丘、罗志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顾问。他任命了其他流落在其境内的士人,并经常派人到人民那里了解疾苦。如果缺乏婚姻和葬礼,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周济,从而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虽然徐文生活在金陵,但他的心大多归功于徐志明。
919年(南吴武义元年),杨隆演称吴国王,任命徐温为大丞相,徐知高为左仆射,参知政事,了解内外军事。
921年(顺义元年),徐知高被吴王杨溥任命为同平章事,遥领江州(今江西九江)观察使。不久,南吴升江州为奉化军,任命徐知高为奉化军节度使。
927年(顺义七年),在行军司马徐杰的劝说下,徐温派次子徐知到广陵,准备让他代替徐知高执政。听到这个消息,徐知高非常害怕,上表乞求出镇江西。不久,徐温病死,徐知询接任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多次与徐知高争夺权利。徐知高引诱徐知询入朝,留任左统军,剥夺了他的兵权。同年11月,吴王杨溥仪号称皇帝,改元乾贞,任命徐知高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军事,封浔阳公,改封豫章公。
[img]144369[/img]
出镇金陵
932年(大和三年),徐知高担任镇海、宁国节使,出镇金陵,任命儿子徐景通(李静)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军事,留在广陵辅理朝政。
徐知高于933年(大和四年)被封为东海郡王。
935年(天佐元年),南吴加封徐知高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划分为齐国。徐知高推掉了尚父、丞相的职务,并于次年开设了大元帅府,成立了官员。这时,闽、南汉等国都派使者前来劝徐知高为帝。
建立南唐
937年(天佐三年),徐志成立齐国,任命宋齐丘、徐杰为左右丞相。同年10月,徐志成为禅宗皇帝,国名大齐,改元升元,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皇帝,追求徐温为太祖,称忠武皇帝。建康(今江苏南京)为西都,广陵为东都。
939年(升元三年),徐知高恢复姓李,改名为敏,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代孙子,改名为唐,历史上称为南唐。他为唐高祖和唐太宗建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为徐温为义祖,并奖励徐氏子弟。
李敏成为皇帝后,他决心坚守吴国的旧地,无意探索,被冯延思大臣嘲笑为“田舍翁”。19942年(升元六年),吴越遭受了自然灾害。南唐的大臣们建议李敏趁机出兵攻灭吴越。然而,李敏坚决拒绝认为国内人民需要休养,不应该开战,并派使者去慰问吴越,送了很多礼物。
[img]144370[/img]
因病去世
晚年,李敏提倡道术,因服用丹药中毒而易怒。19943年2月(盛源7年),李敏背部溃疡,病情恶化。他于当月22日在盛源殿去世,终年56岁。同年3月,李静继位为南唐元宗。11月,李敏被埋葬在永陵。他死后的头衔是光文苏武孝高皇帝,寺庙的头衔是烈祖。
南唐烈祖李敏:南唐开国皇帝,他是如何建立南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