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魏国四聪”?它们的结局是什么?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世语》:是时候,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相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类四人为四聪。
魏国四聪(
明哲之士称“聪”)是指魏国的夏侯玄、诸葛诞、邓阳和田野。三国时期,他们“明哲”受到后人的钦佩。然而,“魏四聪”的结局大多是荒凉的,也就是说,除了田野,其他三个人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一、夏侯玄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太初),沛国桥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夏侯玄是夏侯尚之子,征南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夏侯玄作为曹魏宗室,名气不大,外表出众,时人称之为“朗朗如日月入怀”。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去世后,夏侯玄袭封昌陵乡侯。魏明帝曹睿即位后,夏侯玄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
曹芳继位后,将军曹爽执掌大权,夏侯玄自然被重用,被封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守卫皇宫。后任征西将军,任内与曹爽策划罗谷之战,大失人心。高平陵变更后,夏侯玄被夺去兵权,改为大鸿璐、太常卿。嘉平六年(254年),中书命令李丰和外戚张缉密谋杀将军司马师,改为夏侯玄执掌大权。事情泄露后,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还被夷灭三族,夏侯玄死时只有46岁。有三卷文集,现在已经丢失了。
[img]143719[/img]
对夏侯玄来说,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精通玄学,成为“四聪”之一。他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例,是早期玄学的代表人物。当然,夏侯玄显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将军。特别是高平陵变化爆发后,他没有和司马懿竞争,而是被抓住了,这严重打击了曹魏宗室的力量。
二、诸葛诞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琊县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按代分,诸葛亮是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当然没有为蜀汉效力。诸葛诞在曹魏仕途中经历了几次起伏。比如魏明帝曹睿讨厌诸葛诞、夏侯玄等人,导致诸葛诞一度被罢免。当然,曹芳即位后,诸葛诞可以恢复官职,并担任扬州刺史。
嘉平三年(251年),诸葛诞被司马懿晋升为镇东将军、扬州都督,被封为山阳亭侯。带兵攻打东吴,输给东兴之战。公元255年,诸葛诞与司马师合作,平定无丘俭、文钦叛乱,进封高平侯,加号征东将军、司空。得知夏侯玄、邓阳被杀后,诸葛诞心不自安,起兵寿春,与将军司马昭作战,得到东吴权臣孙臣的支持。甘露三年(258年4月10日),诸葛诞战败被杀,夷灭三族。他所有的数百人都因拒绝投降而被杀。
三、邓飏
邓飏(?~249年),字玄茂,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曹魏大臣。东汉名将邓禹之后。曹爽的亲信之一。对邓阳来说,他曾担任尚书郎、洛阳县令等职。曹芳到位后,曹爽将军掌权。作为曹爽的心腹,邓阳可以担任侍中、尚书等重要官职。
十年前(249年),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到明帝高平陵扫墓。司马懿借此机会发动兵变,封锁洛阳城,接管曹爽和中央护卫曹羲。曹爽的兄弟们最终决定向司马懿投降。值得注意的是,曹爽虽然放弃了抵抗,但司马懿违背了承诺,不仅杀了曹爽,还杀了邓阳等曹爽的党羽。因此,很明显,对魏国四聪来说,三人都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img]143720[/img]
四、田畴
田畴(chóu)(169-214年),字子泰,右北平县无终县(今河北省玉田县)人。对田野而言,年少爱读书,善于击剑,起初是幽州牧刘虞的下属。初平四年(193年),刘虞与公孙赞相互攻击,田野收到报告后,迅速赶回,尚未到达,刘虞已被公孙赞杀害。田野回来后,去刘虞坟前祭扫,又发了章表,哭着离开了。刘虞被杀后,田类拒绝为公孙赞、袁绍等诸侯效力。
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到时候,他先派使者征召田野,命令田野告诉他的旨意。在此基础上,田野开始协助曹操担任司空户曹操。参与平定乌丸,攻打荆州,颇有功绩,授予郎。此外,田野带领他的家人和300多户人家住在叶县。曹操给了田野车马谷丝绸,他都给了民族和老朋友。
建安19年(214年),田野在46岁时去世,儿子早逝。公元220年,曹丕被禅宗让位后,尊重田野的德行信义,将田野的侄孙田续爵位为关内侯,作为对田野后代的尊重。@ 对田畴侄孙田续来说,魏灭蜀之战时跟随邓艾征蜀。公元264年,蜀汉灭亡后,田续斩杀了邓艾的父子。
【魏国四聪】是谁?他们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