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明白:曹睿和曹芳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曹睿死后,为什么皇位最终传给外人曹芳?
孙权曾经说过“狂言”:曹丕的才能不如曹操的十分之一,曹睿的才能不如曹丕的十分之一。然而,事实是什么?在曹睿当政的日子里,孙权过着相当艰苦的生活,内治只有条不紊,善用外知,文臣武将人尽其才。曹魏在曹睿的管理下,疆域一度扩张,边疆无人敢犯,诸葛亮北伐未胜。曹睿的另一个称号显然比孙权的评论更符合他的真实性,那就是小曹操。
[img]143700[/img]
曹睿被称为“小曹操”。他的政治战略和军事才能都不会差。不幸的是,这位著名果断的国王在龙椅上加热之前就死了。曹睿死前,他毫无征兆地把王位传给了一个局外人。他就是曹芳。说到曹芳,大多数人都不熟悉,但说到他的祖父曹张,你突然意识到了吗?
[img]143701[/img]
与自己的骨肉相比,曹芳确实属于局外人。曹睿为什么传在曹芳?这与两个人有很大关系。一个是他的父亲曹丕,另一个是他的叔叔曹芳的祖父曹张。曹睿小时候,亲眼看到曹丕杀了母亲(甄姬),并向公众展示了“长发披面,口塞谷糠”,心中埋下了一颗怨恨父亲的种子。
当然,曹睿不必传在曹芳。一方面,曹睿的亲生儿子都死了,另一方面,他对叔叔曹彰感到内疚。即使是兄弟,在曹丕眼里也只是胡说八道。在曹丕眼里,只有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曹操喜欢曹冲,13岁时意外死亡。曹操称赞曹植只有八次高战。因此,曹丕到处压制曹植。当了皇帝后,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一首诗,也就是《七步诗》;即使是没有政治野心的曹彰,还是没有放过的意思,深知人心的曹丕,知道曹彰受不了亲人的冷落,但偏偏偏这样,最后,曹彰愤怒而暴力。
[img]143702[/img]
曹丕以对待兄弟而闻名,偏向武将的曹睿对叔叔深感同情,对叔叔的处境感到悲惨,加深了对曹丕的怨恨。既然父亲(曹丕)处处约束叔叔(曹彰),现在“断子绝孙”可以算是上帝对曹家的惩罚了!为了弥补父亲犯下的错误,出于对曹彰的愧疚,曹丕传说曹彰的孙子曹芳为帝。
[img]143703[/img]
事实上,无论曹睿是谁,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能胜任皇帝的工作。虽然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也有无与伦比的危险,比如夺取权力。曹睿犯了这个错误。曹芳不能胜任皇帝的工作。他还是个孩子。曹睿再次感到困惑,选择了阴谋家司马懿和250曹爽,最终埋葬了曹三代人的基础。
曹芳怎么说也是外人 曹睿为什么最后把王位传给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