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也就是陈后主,是南北朝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七年。在他在位期间,他放弃了政府,沉迷于酒精、诗歌和音乐。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派晋王杨光统兵灭陈,国亡后,陈叔宝被押到长安。
隋文帝并没有让他难堪。他不仅赦免了他,还让他住在长安。他经常举行宴会来召见他。就像三国时期的蜀后主刘禅一样,国亡被俘后,他安全地成为了一名安乐公。
仁寿四年(604年),陈叔宝病逝洛阳,终年52岁,也算是一位能安享晚年的亡国之君。
众所周知,陈后主死于宠信贵妃张丽华。唐代魏征评论说,陈后主是一位“出生在深宫,长于妇女之手”的亡国之君。
此外,魏征还说:“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才多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
按照魏征说的话,说明陈后主也很有才华,就像杨光皇帝、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宋徽宗一样。虽然政治上昏庸腐败,治国不好,但他在诗歌上才华横溢。
那么, 陈后主又有什么才华?
陈后主精通音乐,造诣颇高。他也是一位创作宫廷情诗的大师。今天,他保留了99首诗,包括《玉树后庭花》(历史上被称为亡国之音)、《三妇艳词十一首》、采桑等等。
明代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也称赞道:“陈后主五言尽入律。”
[img]143501[/img]
陈后主从小就喜欢读书,擅长写作和墨水。大量文人成为他的东宫僚属。在此期间,约30人成为陈后主的东宫文人,包括江总、姚察、顾野王、楚杰、陆瑜和义阳王陈叔达。
当他成为太子时,他喜欢收集古书中的妙语警句,并将其编辑成册,以便自己称帝后济世。
但有趣的是,陈后主早年学到的精炼语言并没有用于治国,而是用于一些大臣去世后,他写的祭文非常精彩,哀悼词经常让人哭泣。
吴县吴州(今江苏苏州)人孙颖在陈宣帝(后主之父)时被委以重任。陈后主即位后,不仅继续重用,还经常和孙伟讨论辞赋,君臣兼得,颇为契合。
后来,孙颖以年老体弱辞回老家,后主不允许,使孙颖终于以72岁的身份上任。
陈后主不仅亲自去哭丧,还让尚书令江总(519-594年)做墓志铭,自己亲题四十字,命人刻在石碑上,字说:
“秋风动竹,烟水惊波。有多少人在樵夫的路上,山在哪里?今天的日月,宿昔绮罗。天长路长,地久云多。英雄不勤。这是什么意思?”(《陈书·孙传》)
哀悼词也是哀婉凄凉,催人泪下,当时孙颖的家人都以此为荣。
陆瑜(约541-约574年)是陈后主持王子时交往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士。“王子位于太学宫,大臣们写诗,命瑜为序,文学非常支持。。。皇太子想博览群书,收集各种各样的儿子,命瑜写钞票。”
[img]143502[/img]
陈后主为陆瑜的早逝感到遗憾。他还给当时任詹事的江总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他对陆瑜的怀念:
管记陆瑜,奄奄一息,悲哀悼惜,此情何已。我的生活爱好,清等所知,自以学涉儒雅,不抓古人,钦佩贤者,是情尤其。梁室乱离,天下糜沸,书史残缺,礼乐崩塌,晚生后学,匪无墙,卓尔出群,斯人。虽然我看了局,但我从来没有用言语讨论过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别的赏识,还有复洪识奇士?此故忘言之地。在其博综子史上,懂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读,一褒一贬,一激一扬,语玄分析,披文摘句,听者解颐,会相得,自以为是布衣之赏。在我监抚的时候,在我的空隙里,我用了很多谈笑娱乐。我在琴瓶间作品,优雅的文章和艳丽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地互相攻击。每一个微风明月,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日子,我都参差不齐群山,看着巨大的波浪,或者玩新花,观看落叶。我不仅听春鸟,还听秋鹅。自称百年为速,朝露可伤,难道不是玉折兰摧,快从短运,为悲为恨,当复何言,遗迹余文,触目增金泫,绝弦投笔,永远有酸恨吗?以卿同志,谈复叙怀,泪之无从,言不写意。(陈书·陆瑜传)
在这篇不到400字的文章中,陈后主把他对亡友的真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随着他的笔锋而黯然神伤,时而破涕为笑。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写下了对死者朋友的哀悼,以及我对圣人的钦佩,赞扬了自梁朝以来江南优秀的人,只有陆瑜一个人。然后写死者朋友聪明,经历史子集,触目成背,经常激起挫折,让听众说服。
想起和死去的朋友在美丽的风景和晴朗的月光下,他们要么在山顶,要么在河边,观落叶,赏花,听鸟语,互相唱歌,常常欣然陶醉,流连忘返。
不幸的是,现在亡友们已经去世了。每次看到遗物,他们都会泪流满面。他们自己也做不到。即使他们写了几千字,他们的话也是贫穷而无尽的!
[img]143503[/img]
即使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约227-272年)创作的《思旧赋》相比,陈后主的悼念文字一点也不逊色!
陈后主在即位之初也有一段政治清明的时光。也许他认为陈朝是稳定的,没有必要在和平时期思考危险。张丽华贵妃每天喝酒玩乐,最终导致亡国。
正如隋文帝对陈后主的评价一样:“这个失败不是酒吗?会写诗功夫,为什么像思安时事?当贺若邈度京口时,另一个人很着急,他的叔宝喝酒,所以他没有存钱。当天高的时候,我看到启在床下,没有打开。这也很可笑,盖天亡也是。”
陈叔宝有什么才华?他的悼亡词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