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世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和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为皇室姓赵,也叫赵宋。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王彦超。我们来看看!
王彦超(914-986年),字德升。临清(今河北临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
王彦超年轻时参军,隶属于唐魏王李继,后入凤翔重云山,投晖道人为徒。此后,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武宁军累官节度使打败北汉入侵。周世宗征淮南时,王彦在寿州城下打败了南唐。周恭帝时,部署了加拿大检验学校的太师和西北边缘的副总裁。北宋成立后,加拿大中国书令,历任永兴军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右金五卫将军等职。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以右金五卫将军、太子太师致仕。雍熙三年(986年),王彦超去世,年七十三,获得尚书令。
[img]141280[/img]
人物生平
官宦子弟
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字定大。唐末,他跟随黄巢起义,后来被归属于唐朝,并授予奉博士。后梁时,王重霸官居王子少傅,加尚书,后以光禄卿致仕。
乾华四年(914年),王彦超出生于大名府临清。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有着非凡的装备和卓越的制作。
同光三年(925年),年仅12岁的王彦超随后唐魏王李继岌岌成为西征前蜀,李继岌和招讨使郭崇韬只用了75天就平定了前蜀。第二年,李继岌班师回到汗西渭南时,不料部将李嗣源谋反,后唐庄宗李存旭在兴教门之变中流矢身亡。李嗣源即位,改元天成,后唐明宗。这时,李继岌成了无国可投的流亡者,他的亲信无视主教练,四散逃亡,只有王彦超一直紧跟其后,直到李继岌被杀。
此后,少年王彦超前往陕西省凤翔县重云山拜晖道人为师,出家修行。惠道人认为王彦超不是普通人,于是对王彦超说:“你是个有钱人。你怎么能在这里生活?”于是他给了银色的衣服和丝绸,说服王彦超离开这座山。王彦超深深感受到惠道人的真诚和善意,很快就习惯了,流落到当时相对稳定的吴越(今浙江省)。
戎马生涯
后来,后晋高祖石敬堂见王彦超为人正直忠贞,出兵讨伐陕西时,召他到帐下,委以军机大权。
天府(936-944年)初年,王彦超官迁往德军校,转殿前指挥都虞侯,领蒙州刺史,再转岳州防御使兼护圣左厢都校。后汉时期,他被任命为福州(今湖北仙桃市)防御使。
后周是王彦超更加活跃的辉煌时期,他随后周太祖郭威南征北战,为后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顺元年(951年)正月,王彦超率兵攻克徐州,任武宁军(徐州)节度使。八月,移到晋州节度使。因拒绝北汉入侵而被授予晋江营马军都虞侯。
广顺二年(952年)十月,改为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节度使。
广顺三年(953年)闰正月,加检校太尉。四月,河阳三城搬到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改为河中节。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死亡,由其养子柴荣即位,后周世宗。同年正月,王彦超加同平章事。
北汉时期的祖先刘崇认为,后周太祖的新死是攻灭后周的最佳时机。他邀请援军于辽。辽汉联军南下迫使泸州(今山西长治)。柴荣率军亲征。王彦超从晋州开始对敌人的东部作出反应。柴荣命令王彦超与保义军合作,将韩通引入阴地关,与天雄军合作,使符彦卿在西部进攻汾州城。王彦超与符彦卿二军联合攻锐不可当,北汉守军已恐惧,无心恋战,眼看城市即将破裂。然而,王彦超却下令停攻,部将不解都来劝阻,认为胜利在望,怎么能停止不攻呢?王彦超说:“大兵压境,孤立无助,再加上我军士卒精锐,以一挡十,破城只是朝夕之间的事。遣军强攻,死伤必多。为什么不少待一两天,让他归降?听了大家的话,心悦诚服。是收兵入营,只遣部官入城投书,命令迅速下降。果然,北汉汾州防御使董希颜从命,开城相迎。
同年4月,王彦超收复石州(今山西离石),俘获北汉刺史安彦金,斩获太原城下。7月,王彦超改为忠武军节度使,搬到徐州(今河南许昌),兼任中国。
显德二年(955年)三月,王彦超累官营马步左厢排队。他在李彦口筑基,驻军守卫,击退辽国入侵,保持一方和平。同年11月,王彦超晋升为前军营副部署。随后,柴荣命令首相李谷和王彦超带领军队进攻南唐。12月,王彦超在寿州(今安徽寿县)城下突破南唐援军。
显德三年(956年),王彦超改为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节度使。
六年(959年)六月,原凤翔节使李晖去世,王彦超接任凤翔(今陕西风翔县)节使。
[img]141281[/img]
谦谦君子
显德七年(960年),周恭帝柴宗训即位,王彦超检校太师,西边副部署。
同年春天,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天下,建立了北宋。王彦超仍留任凤翔,任节度使,加中书令。
为了维护赵的政权,避免重蹈五代灭亡的覆辙,赵匡胤接受了赵普的建议,并通过劝诫和胁迫迫将军们主动交出兵权。
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召集王彦超和安远军节使武行德,护国军节使郭从义,定国军节使白重赞,保大军节使杨廷璋同时入朝,在皇宫后院设宴。晚宴上,赵匡胤举杯对去宴会的王彦超等人说:“清等所有国家的老臣,随我鞍前马后,南征北战,军马匆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休息和快乐的时候,这真的不是对待贤臣的初衷。“王彦超立刻听到了赵匡胤的弦外之音,理解了他的意图,即离席跪地说:“臣历来功微,承诺恩宠。现年事已高,望能恩准我告老归乡。赵匡胤也立即离席亲自扶起并嘉慰道:“卿可谓谦虚君子。但武行德等人却不明白赵匡胤的意图,历陈平昔战功及简历艰辛。赵匡胤冷笑道:“这是以前的事,不值得再提了。第二天,赵匡胤下令撤销了主要将领的职务,然后收回了武行德等人的兵权。只有王彦超主动交出兵权,乞求回到农村,深受赵匡胤的赏识。相反,他留在了城里。
不久,王彦超奉命入朝授右金五卫将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建国公。
引年高蹈
王彦超是军事指挥官,政治上戒掉后代,勉强为善事自庇。他平时很温柔,尽力安抚镇上的人民;他对士兵也很和蔼可亲,能“礼贤下士”,从不傲慢;他对家庭非常严格。他通常要求子孙自己动手,尽量不雇人。
虽然他在北京担任右金五卫上将军,但他的地位很高。然而,看到一大批昔日有功的英雄被削职为民,我深深地感受到,北京永远不会长期停留。早在他成为官员之前,他就计划搬出去。一方面,他一再要求皇帝辞职,要求他成为官员;另一方面,他派遣儿子出去寻找安定下来的地方。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彦超以右金五卫将军、太子太师的职务致仕,即全家南下经吴越会稽到义乌定居。
雍熙三年(986年),王彦超去世,享年73岁,获得尚书令。
北宋初年将领王彦超简介:右金五卫将军、太子太师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