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明代党政达到顶峰,东林党和阉割党相互争夺权力,可以说双方都是混账。而此时正是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不断,农民颗粒无收,各地暴动起义,关外一步步紧逼。朱由校仓促上位。他的父亲泰昌皇帝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就去世了。没有人教过他皇帝的艺术。他不是天才,资格平庸。朱由校在位7年,不喜欢政务,只喜欢当木匠,重用魏忠贤,导致“众恶盈朝”。明朝在一代恶魔魏忠贤的领导下,每况愈下。事实上,天启在过去的七年里非常重要。如果他能努力治疗,明朝就会得救,结果就会非常令人失望。他无法管理这个国家,使党的斗争消耗了这个国家的最终精神。
[img]140188[/img]
朱由校葬礼后,17岁的新王朱由检在妻子张燕的全力支持下,登上了全力以赴的巅峰,开启了崇祯时代。我认为朱由检第一次登上王位一定是精力充沛的。三代祖先制造的混乱将在我手中变得更好。关外的建州女真,关内的李自成,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不能打败我,我一定是中兴大明,成为永恒的皇帝!
但现实真的太残酷了。勤政爱民的皇帝救不了大明,17年后在煤山自杀。明朝在他手里结束了。他成了亡国之君。我想当时这个34岁的年轻人一定很后悔,也会很困惑。为什么他全心全意救国,却毁了祖先的基础?
在我分析大明灭亡的原因时,朝廷内耗、官员混日子、不作为是最重要的一点。朱由检虽然年轻,和好哥哥朱由校一样,从未接受过帝王教育。但他很聪明。他可以清除魏忠贤。接下来,处理农民军叛乱是有条不紊的。即使袁崇焕忽悠他,把辽东战局搞得一团糟。为了大局,崇祯一次又一次地忍受,不想生气。可以说崇祯对政务的处理非常老练,与当时20多岁的人完全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奇怪的是他不哭不死,还能处理政务。
[img]140189[/img]
但明末官员的无耻程度超出了崇祯的想象。这些人大多无所作为,每天奋斗腐败,完全无视国家的安慰。崇祯后来应该真的很生气,失去了耐心。开始换官员,杀官员。最危险的是被愤怒蒙蔽双眼,然后处理国家大事。最后,国家被这种愤怒杀死了。
了解原因和后果,我们可以评价这两位皇帝。他们面临着类似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都很糟糕。天齐选择逃避,用兴趣爱好代替工作;崇祯选择勇敢面对,与现实作斗争,最终头破血流,离开。
现在有理论说朱由校比较厉害,懂得平衡,利用两党斗争治理国家;崇祯没有系统地学习皇帝的艺术。虽然他努力工作,但他的方法是错误的。一手好牌被废除了。
[img]140190[/img]
前者的论点对朱由校来说太高了。在过去的七年里,他真的把明朝推向了深渊。作为皇帝,他勇敢地面对困难,躲在深宫里做木匠工作,把世界上的生命托付给一个老流氓。这对家庭和国家都是不公平的。后者的论调太小看崇祯了,他勇敢承担责任的气魄值得称赞。他做事也很有分寸,经验丰富。错误可能是这群官员没有耐心,后来太不耐烦了。
天启时期的情况比崇祯好,主要是因为灾难后遗症发展缓慢,建州女真的侵略逐渐推进,优秀的大臣慢慢被杀。一切都结束了,只是交给了崇祯。
都是明朝皇帝 朱由校和朱由检谁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