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是汉武帝亲自任命的第二位首相。汉武帝已经任命了13位首相54年。汉武帝为什么选择窦婴作为首相?原因非常复杂。根据分析,可能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 作业的结果
窦颖和田芬是两代外戚,窦颖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芬是太后的弟弟,汉武帝的叔叔。这一次,窦颖被任命为宰相,田芬被任命为太尉。宰相和太尉都是西汉初年三公之一的重要官职。
[img]139711[/img]
田芬的妹妹王夫人成为皇太后后后,他真的很想成为总理,但他的门客说,窦英的资格比你长,官方声誉很高,如果皇帝让你成为总理,你想把这个位置给窦英,你必须成为太尉,总理和太尉水平是一样的,你也可以得到一个好名声。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田琏通过他的姐姐告诉汉武帝。这样,窦婴就有机会成为丞相了。
第二 窦婴尊儒
窦婴是一种崇尚 汉武帝为了有所作为,采纳了儒家学说的人 汉武帝重用窦婴,董仲舒尊儒的建议在政治观念上是一致的。
[img]139712[/img]
第三 相才匮乏
武帝继位时,武帝眼中能进入丞相人选的人很少。西汉开国的丞相用的都是 刘邦手下的功臣, 萧何, 曹参,王陵, 陈平,还有 周勃, 灌婴等。从 高祖刘邦,到惠帝, 吕后,到文帝,这一时期都是由开国功臣担任丞相。到灌婴这一任,功臣当丞相到此为止。文帝四年去世后,灌婴失去了开国的伟大功臣。到了景帝朝,他任命了四个丞相,第一个 陶青,第四任 这两个人既没有参加反秦,也没有参加灭项,与功臣无关。与功臣接触的丞相是丞相 周亚夫和刘舍。他们是功臣之子,分别是周勃和 刘襄的儿子。西汉政府丞相 成员的构成,从大功臣到小功臣,再到功臣之子,再到与功臣无关。当时相才非常匮乏。
[img]139713[/img]
第四 人才匮乏
选择宰相,要选择有才华的人,但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没有一套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制度。汉高祖55岁当皇帝,62岁去世。八年来,他忙于两件事,一件是不断平叛,另一件是家里有很多矛盾。大妻子吕后与戚夫人之间的王子争吵,在哪里可以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惠帝继位,当年搞了个人事件,之后他就成了半疯半傻的人,基本上不理朝政,他也不可能培养人才。吕后,忙的事情多了,怎么杀刘姓诸侯王,怎么封吕姓王,光这些事情就忙不过来。此外,吕后是一个文化修养不高的人,你叫吕后去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简直是个玩笑。文帝最多可以做一些减税减刑的事情,人才培养是不可能的。景帝想做点什么,却赶上了七国之乱。武帝留下的历史遗产,没有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在哪里可以选择汉武帝?他只能从他熟悉的人群中选择,一个是他祖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一个是他母亲王太后的弟弟,他的叔叔田芬。这样的现实也是窦婴能当丞相的重要原因。
窦婴是汉武帝亲自任命的第二任丞相。汉武帝为什么选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