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和父亲一起迁徙到长安,聪明好学,通经学习,20岁以后就当议郎了。后光禄勋匡衡推荐他为方正,入朝任命他的医生。他刚正无忌,经常不符合汉元帝的意思。他被贬为朝鲜的一个小官员,辞职回家接受徒弟讲课。他教的弟子大多是医生和医生。汉成帝即位,成为医生。他几次去各地检查冤狱,教育习俗,救济灾民,然后迁为仆人射击、尚书令、御史医生。
[img]139207[/img]
绥和二年(前7年),迁为将军,再拜为丞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后来,傅太后指示亲信诽谤,因为他在朝中支持和消灭邪恶。孔光回国不到一年,朝中换了三位丞相,都不如孔光。
元寿元年(前两年),傅太后去世,哀帝又让孔光入朝,授光禄大夫,不久再拜为丞相。为了缓解激化的阶级矛盾,他与大司空何武制定了限田、限奴婢计划,规定逾限者归官。由于贵族官僚的反对,未能实施。哀帝死后,平帝刘曹(kàn)年仅9岁,由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政事全委于大司马王莽。孔光担心发生意外,上书要求辞职回家。于是,按照王莽的意思拜孔光为太傅,次年拜为太师。称病辞职后。
元始五年四月乙未(初一)日(五年四月二八日),孔光病故,享年七十岁。朝廷命令医生持节护丧,公卿百官吊唁送葬。简烈侯。
[img]139208[/img]
主要成就
孔光担任尚书后(尚书二字是主管文书的意思,西汉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观看故事品式,多岁明习汉制和法令”。在担任尚书之前,孔光只是一个普通的学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他的职责是掌握经学教学。虽然博士的知识渊博,有自己的理论,但尚书的工作可能不熟悉,朝廷的程序和例子也可能不清楚。至于朝章典籍和法律制度,不可能全部清楚。角色变了,如果不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就不可能胜任尚书工作。做了几年尚书,孔光便“明习”了各种制度和法令,这种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自然值得称道。孔光就是这样一种人,所谓做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因为孔光愿意学习,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他“信任他,变成仆人和尚书令”(西汉的尚书令和尚书仆人是中央政府主管文件的正副长官)。
[img]139209[/img]
历史评价
王政君:太师光,圣人之后,先师之子,德行纯淑,道不通明,居四辅职,辅道于帝。
班固: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后来蔡义、魏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当子晏咸以儒宗为首相,服儒衣冠,传王语,其酝酿可也,但都持禄保位,被阿谀奉承。彼此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
李:王莽想先和草相处,董贤想迎门。省里的树木何闲事,却不肯对妻子说话。
唐鹏:凡与不成臣节的人,都乡原也。因此,蔡义貌如老妇人,行步名,这霍光邪也;孔光儒持禄保位,这王莽老其贼计也;牛仙客与时起伏,陈希烈为人左右,这李林甫肆其阴诡;裴冕老病易制,关播暗恐不言,这元载,卢祁厚其贪横也;何执中陆陆无所建明,这蔡京其凶也;王次翁工柔媚,无少不服人,这秦桧坚其缪误也;李东阳俯首而下,这刘瑾资其浑浊也;魏广微畏而自明,这忠贤启其窥盗也。
孔光担任尚书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