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世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和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为皇室姓赵,也叫赵宋。那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程宿。让我们看看!
程宿(971-1000),字辛十,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化县)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徐子科状元,年仅18岁。
人物生平
程宿(971~1000)字萃十,开化长虹乡北源村人。小时在村西山的杨梅龙书院学习,从小聪慧过人,过目成背,而且读书很辛苦,无间寒暑,每天深夜。一年中秋节,这里有吃糯米果的习俗。由于潜心书史,程宿竟将一砚墨汁蘸成芝麻糖汁而不自知。据说又一年深冬,小程宿端在办案前夜间仔细阅读。出乎意料的是,寒冷迫使他从脚到全身都变冷了。当他低头看的时候,他知道炉子里的炭火已经熄灭了,所以他迅速取下墙上的灯笼,直接去一里外的尼安寻找火。敲开庵门,当程宿解释来意时,老尼看着程宿,笑得喘不过气来。程宿不知所措,于是老尼姑笑着指着灯笼说:“你手持的灯还没熄,为什么舍近求远来讨火种?”程宿这才从满脑子的诗中醒来。从此,状元公“手提灯笼讨火种,墨水当芝麻糖”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一直传到今天。
[img]139017[/img]
俗话说:“天不负有心人”,程宿的萤窗苦读。毕竟没有浪费心血。宋端拱元年(988)5月,一个18岁的寒士,凭借渊博的知识,一举成为高中状元。当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吕蒙正把程宿的文章送给知政王绵时,绵见而奇,说:“今天的杜牧也!然而,这个状元来之不易。宋初沿袭唐制,试卷不糊名,行卷之风盛行。主考官想去贡院,而台阁近臣则向主考官推荐他熟悉的举子之才。它被称为“公众推荐”,实际上是一个内部候选人。据《续资治通鉴》第十四卷《宋记》记载,朝廷任命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白为考官,程宿以下28人首次入学100人。有人认为进士这么少,有人暗中闹鬼。因此,当黄榜一出,议论蜂起,有的人还敲登闻鼓,要求再举行考试。宋初设立登闻鼓,目的是让百官士民能够击鼓上书言事,喊冤。太宗皇帝非常重视举子敲登闻鼓。他还认为录取人数太少,一定有很多遗漏的人才。因此,他下令在崇政殿复试。这次录取了进士马国祥和诸科700人。但这一次,还是有一位名叫叶齐的士子拒绝接受程宿,打鼓投诉,提倡考官考试不公平。太宗于是下诏右正言王世则等召下第进士和诸科在武成王庙再次复试。由于对叶齐傲慢的厌恶,考官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为赋题,合格者数百人。复试后,叶齐以下31人被录取,诸科89人被录取
给第一个。一次考试重复了三次,这在中国科举考试中是独一无二的。三次科举考试共有820人,然后是第一个,所以还是以程宿为状元。
据统计,两宋时期,浙江有状元24人,程宿就是其中之一。
[img]139018[/img]
程宿名列金榜后,随后除翰林编修,以殿中丞、直集贤院的身份参与编撰有关王子、亲皇、皇族等事迹。是时候,契丹常派兵骚扰大宋北疆,边报频传。宋太宗赵匡义召见程宿两年端拱(989),咨询时政得失。宿奏:“内政不绥,壮者若于金草,依然饥荒。居之于民,今保赤子。陛下恩未加,抚御未尽,其道故也”。程宿以对策称旨,即命摄理其事。下诏中秋升为六州都抚,食邑五千户,负责安抚少数民族地区。接受命令后,亲自前往辖区,向各家酋长指示礼貌,示之以威,动之以情,接之以惠,深受当地人民和酋长的尊敬。到道元年(995),程宿因父利涉年老多病,呈书圣上,请回老家探亲。朝廷派员代还。然而,恰逢吴楚多盗,即授其为江西安抚使,镇守江浙。到任后,正图籍,平力役,抑豪强。勤政爱民,整肃吏治,自然盗熄。咸平三年(1000)8月,益州军变,虞侯王乱七八糟,朝廷下诏,命程宿同招讨伐,使雷有终帅师讨伐,未及时死于任所,年仅30岁。真宗为文挥泪叹了口气:“宿卿名德可嘉,方倚重任,突如其来”。朝中士大夫莫不哀悼,赐“文熙”,再赠500户,终其令名。明年二月(1001),朔埋在白沙口驿路旁。祁门陈氏夫人,年轻守节,抚养孤儿,与程克良妻子陈氏立双节坊。南宋绍兴间,宿之裔孙成雅从白砂迁开化县,为花园派始祖,修建状元和第一庙。后因世更年远,宿墓荒芜,白沙裔孙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九月复建。
程宿当官才十有一年。他一生勤政廉洁,爱民如子,努力治理。他闻到了泽、川、陕、吴越的死亡,感叹道:“上帝没有遗产,擎天斯斯”,后人赞不绝口:“世界著名,朝中义动。六州都有事,两袖微风。才超杜牧,节拟梁鸿,编造事故,招求最后。”。
根据《文献通考》30卷《选举三》记载:“自始拱第一年(988)试士,进士打鼓诉不公”,“春华三年(992),是岁,有1.7万多人参加考试。翰林学士承诺苏易简知举,殿试始令糊名考校。”也就是说,自始拱后,朝廷从中吸取了教训。为了防止考官偏袒,宋太宗采纳了太常博士陈靖的建议。对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进行密封,由皇帝亲自主行殿试,第一者由皇帝任命为状元。简而言之:科举考试,废除行卷,实施锁院、糊名、名录制度,从程宿状元开始。
北宋状元程宿简介:科举因其锁院、糊名、名录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