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官员陶安简介:对明初典章制度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南京建都初期,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共计276年,传十六帝。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中央专制主义集权,但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奠定了基础。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明朝的新阶段。所以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关于陶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陶安(1315年~1368年)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少敏悟,博经史,尤其擅长《易》,为明代建国之初的典章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img]138782[/img]

生平简介

出生于元仁宗延佑两年,死于明太祖洪武桂毛年,59岁(据明太祖实录35卷记载)。六岁失父,决心读书,日记千言万语,敏悟异常。稍长一点,李习兄弟,博览群书,尤其深于《易》。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浙江乡试,八年授明道书院山长。十四年冬天回省,避乱居家。

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渡江至当涂,陶安与李习、村里父老迎访,即被召见。陶安向朱元璋提出建议:“国内鼎沸,英雄并争,明公(指朱元璋)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朱元璋问他:“我要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古帝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于四方,何向不克?朱元璋从他的话中留在幕府,授予左司员外郎。朱元璋很快征服了集庆(今江苏南京;历史上以金陵为名),授陶安为兴国翼元帅府史令。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称吴国公为江南行中书省,任陶安为左司郎中。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想任命刘基、宋连、章后、叶琛等名人,问陶安对这四个人的看法。陶安说:“臣的策略不如刘基,知识不如莲,治民不如死后陈。朱元璋赞赏其廉的精神。时黄州刚克,需要有效人才守卫,朱元璋派陶安去。陶安一到任,就宽租减役,深入人民支持。再次转到饶州,正当征伐,军需紧迫,陶安诏劝人,踊跃捐赠,确保粮草供应。福建陈友定聚兵袭城,陶安召集官民,以大义,率之固守,终于等到援兵到来,匪乱平定。后来,陶安释放了所有的胁从者,他宽广的胸怀和仁释的远见受到了朱元璋的赞扬。第二年陶安入朝,再被派往饶州镇守。陶安要求免除那里的军供,休养生息,留下德政,因饶地多战,土贫民困。当地人深感恩德,建生祠供奉,民谣称赞他:“千里榛芜,侯来之初;万姓耕辟,侯来之日。"湖水悠悠,侯泽之流;湖水有塞,我想侯德。”

[img]138783[/img]

朱元璋称吴王后第三年(1367年),在金陵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征诸儒议礼,命陶安为总裁官。他和李善长、刘基等册定律令,议定礼制。明洪武元年(1368年)命制高权兼修国事。朱元璋经常去东阁,和陶安等人谈论前代的兴亡本末。朝代十多年来,朱元璋非常宠爱他,御制门贴给他说:“国朝战略无双士,汉苑文章第一家。四月,陶安任江西省参知政事,治理好,军民诚服。很快就生病了,还计划在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达朝廷,九月卒于任。明太祖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死封“姑姑郡公”,对陶安的父子也有封赏。

着述名录

陶安生前有很多故事,包括《周易集粹》、《辞达类钞》、《姚江类钞》、《知新稿》、陶学士集(20卷)等。


明朝官员陶安简介:对明初典章制度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明朝官员陶安简介:对明初典章制度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