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司马懿家族和曹魏世界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司马懿家族是如何一步一步篡夺曹魏世界的?
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帝国无疑属于曹魏。无论是占地面积、人口还是军队数量,魏国都远远高于蜀国和吴国。曹操早年统一北方,为大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随着曹丕称帝,制定了新政,大魏治理井然有序。当曹睿到位时,魏国达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然而,在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背后,一个贪婪的家庭正在崛起。
作为魏国第一任皇帝,魏文帝曹丕是司马懿的伯乐。曹操活着的时候,曹丕遇到了司马懿。正是在司马懿、曹真等人的大力帮助下,曹丕才成为王子,最终称帝。曹丕在位时,就已经看到了司马懿的野心,他利用司马懿和宗族之间的相互牵制,坐下来收获渔民的利益。曹丕命令司马懿、陈群负责尚书台,制定新政。新政极大地限制了宗亲的权利。后来曹丕以宗亲讨论为由罢免了司马懿,消除了心腹大患。
[img]137872[/img]
然而,曹丕英年早逝,死时只有39岁。在曹丕去世之前,他意识到他的宗族准备搬家,不得不召回司马懿、陈群和曹珍担任曹睿的辅助政治大臣。曹丕旨在限制司马懿和他的宗族。事实证明,曹丕的做法确实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作为魏国的第二任皇帝,魏明帝曹睿早年任命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吴蜀攻击,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陈寿曾在《三国志》中说:“明帝坚定不移,随心所欲,盖上君人之至。”他对曹睿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然而,这样一位受到后人高度赞扬的皇帝的生命比他的父亲要短。曹锐只有36岁,英年早逝。临终前,曹锐任命曹真之子曹爽为将军,并命令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共同协助政治。王子曹芳即位。然而,王子只是个几岁的孩子。很快,曹爽就有了篡夺王位的心。
[img]137873[/img]
曹爽首先利用自己的皇室亲戚身份,在法庭上笼络其他官员排斥司马懿。利用皇帝将司马懿的官职提升为太傅,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司马懿手中的兵权。其次,软禁郭太后,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成为真正掌权的人。曹爽虽然掌握了大权,但这个人目光狭隘,所用的人都是奉承的人。曹爽认为司马懿只是一个即将死去的老东西。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两个儿子翅膀不够硬,根本不注意司马家族。
公元249年,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事变”, 曹爽突然意识到,现在已经太晚了。司马家族发动了“高平陵事件”来保护自己。然而,如果司马家族在这个时候将权力归还给曹家族,只有一条死路等着他们。
[img]137874[/img]
此时,曹家皇室仍有许多地方封疆官员的支持。这些宗族多次征求司马家族的意见,其中最著名的三次被称为“淮南三叛”。首先,曹魏皇权旁落的太尉王玲起兵,司马懿亲自带兵讨伐 ,王玲不战而降。王玲死后不久,72岁的司马懿去世了。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执掌魏军大权,废曹芳为帝。同年,两位名将吴丘俭和文钦再次在寿春起兵,意图“清君侧”,这是第二次叛乱。司马师的军事能力不亚于父亲,迅速消灭了“叛军”,巩固了政权。不久之后,司马师去世了,他的弟弟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掌权了。公元257年,征东大将诸葛诞再次据守寿春反对司马氏专权,最后遗憾地输给了司马昭。
[img]137875[/img]
司马昭掌权后,16岁的曹宏成了皇帝。此时,曹宏已经是一个傀儡。司马昭的心是众所周知的。司马昭死后,曹宏皇帝主动将王子的位置交给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曹魏帝国似乎有五位君主,但事实上,它只传播了大约两代人的时间。最后,司马家族成功篡夺了王位,结束了魏46年的繁荣时期。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三国志》、《后汉书》等书籍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没有任何影射,也没有任何政治。
从曹魏到篡夺天下 司马懿家族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