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汉末三国,冀州牧韩馥在众多割据势力中的表现无疑令人惊讶。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韩馥(?—一九一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冀州牧是东汉末年的诸侯。东汉末年,韩馥担任御史中丞等官职,随后被董卓派往冀州牧;韩馥也是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的参与者之一。在讨伐董卓之后,韩馥所在的冀州被袁绍觊觎,于是后者用计划夺取冀州,韩馥被迫避难;之后,张邈遇到了袁绍的使者。韩馥以为他要自杀了,就用刻书的刀在厕所里自杀了。因此,纵观韩馥的一生,尤其是他的结局,可谓汉末三国时期最窝囊的诸侯。然而,对韩馥来说,他手下有三位猛将,分别跟随袁绍和曹操。
一
@ 在东汉末年的背景下,韩馥之能成为冀州牧的诸侯,自然离不开武将的支持。其中,鞠义、张合、高览是韩馥手下的三大武将。根据《三国志》、据《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初平二年(191年),韩馥部反叛曲义,韩馥与曲义作战,结果失败。鞠义是韩馥三大猛将中最厉害的一位。鞠义背叛韩馥后,袁绍一直有进入冀州的心,于是与曲义结盟,迫使韩馥出任冀州,使袁绍反客为主,成功成为冀州牧羊人。从此,曲义在袁绍的账下效力。鞠义跟随袁绍后,一方面击败了南匈奴大军,确保了冀州边境的和平。
[img]137361[/img]
二
占领冀州后,袁绍与诸侯公孙赞展开了较量。公元191年,面对当时实力不逊于自己的公孙赞,袁绍亲自带兵迎战公孙赞,两军在界桥南20里处交锋。公孙赞以2万步兵排列成方阵,左右两翼分别配备5000多名骑兵。面对公孙赞的精锐大军,勇敢无比的鞠义率领800名精锐战士前往战斗。在这场战斗中,鞠义临阵杀死了公孙赞所署的冀州刺史严纲,杀死了1000多人,一直追到公孙赞的驻营地。此后,鞠义继续帮助袁绍在战场上战斗,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遗憾的是,居功骄傲,再加上鞠义之前背叛韩馥的经历,@ 袁绍选择杀人,导致猛将无法与关羽、吕布、赵云、马超等人交手。
三
至于张合和高览,袁绍取代韩馥,占领冀州后,两人都先投靠袁绍。但官渡战后,张合、高览都选择背叛袁绍,归降曹操。一方面,就张合而言,官渡之战归降曹操后,被后者视为偏将军。汉末三国时期,偏将军是地位较低的武将。但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张合跟随曹操攻河北,张辽定淮南,夏侯元平凉州,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基于此,张合在曹操去世后被提升为左将军。等待街亭之战后,张合甚至打败了马苏,被曹魏拜为征西骑将军。
[img]137362[/img]
三
@ 另一方面,根据《三国志》,、据《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高览,生卒年不详,高壮,冀州名将。高览作为韩馥的手下,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成为袁绍的部将。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在这场战争中,高览和张合一起归降曹操,而且,和张合一样,高览也被封为偏将军。被后人称为“河北四庭柱”的高览与颜良、文丑、张合,也就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将军。但遗憾的是,归降曹操后,正史上缺乏高视的相关记载。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高览与徐楚、徐晃不分胜负,公元201年被赵云杀害。然而,这显然是罗贯中的虚构情况,也就是说,没有相关正史的证据。
汉末诸侯韩馥手下有哪些猛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