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袁崇焕被杀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崇焕忠心耿耿,为何被崇祯杀害,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吗?
袁崇焕(投入牢房),鞑子(指蒙古、后金)跑了一半。“这首歌谣是大明人对监狱里袁崇焕的看法,他们误以为是谣言。当袁崇焕被拘留到刑场时,旁观者蜂拥而上。每次庸子手从袁崇焕身上割下一块肉,人们就会花钱买下,或吞下,或泡酒,上演一场令人发指、催人泪下的人间悲剧。袁崇焕督师辽东,对明朝忠心耿耿,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img]137176[/img]
这与明清对峙的局势和崇祯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袁崇焕、祖大寿等人在辽东整顿军备,不仅震惊了明朝的军事力量,而且降低了辽薪的四分之一。这些成就使崇祯非常高兴,并特别颁奖。
皇太极看到山海关有袁崇焕的守卫,很难突破,所以他不敢攻击山海关。与山海关相比,蓟州的防线相对较弱。因此,袁崇焕特别上表崇祯,要求在蓟州安排重兵。它离首都很近。如果清兵越过长城,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img]137177[/img]
但崇祯并没有太当真,只是把袁崇焕的奏折交给兵部讨论。明末兵部那些人,基本都是文人,要他们点评文章,打口仗没问题,要他们排兵布阵,简直是天方夜谭。此外,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小计划。如果他们做对了,他们的功劳来自袁崇焕。如果他们做错了什么,他们应该承担责任。多做总比少做好。因此,袁崇焕的建议被搁置,明朝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守。因此,清军便有机会进攻关内。
皇太极对明军在边境线上的布防了如指掌。他对周围的将军说:山海关和锦州防线都是袁崇焕守护的,特别坚固,暂时打不过。我去的时候只是徒劳。只有从明代的薄弱环节进入内地,才能攻其不备。这段话实际上反映了皇太极的斗争策略,即绕道山海关,深入大陆,然后攻城拔寨,既能补充物质,又能消耗明朝。清军多骑兵,擅长运动作战,甚至围困京城,使明军疲于奔命。
崇祯二年十月,清军大举进攻大陆。皇太极亲自带领军队绕过山海关,轻松突破大安口,于11月初占领遵化。在清军的打击下,明军失败了,许多将军不战而降。崇祯得知清军靠近首都,非常惊慌失措。他立即命令首都戒严,并要求当地军队进入首都。
当时袁崇焕镇守宁远,驻守山海关的是总兵官赵率教。赵教知清军进攻内地,迅速带兵回京城。他一路逛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三屯营,请求进城休息,但被守城的朱国彦拒绝了。无奈之下,赵率教不得不继续西行,与清军决战于遵化。清军早已占领遵化,此时以逸待劳。尽管赵率教勇敢地杀死了敌人,但全军都被摧毁了,他自己也英勇牺牲了。由于实力悬殊,三屯营很快被清军占领。
随后,袁崇焕也带兵前往首都,但首都已经开始传播谣言,称他通敌卖国,私自释放清军入关。传播这些言论有三个主要原因:
1、首都附近有许多达官贵人的房地产。清军突然来袭,摧毁了许多这些田地房屋。他们遭受了损失,但他们向袁崇焕发出了怨恨,故意散布谣言坑袁崇焕;
二、袁崇焕与东林党勾搭,与阉党不和谐。阉党被崇祯铲除后,其余罪恶利用清军来犯的机会制造谣言,陷害袁崇焕;
[img]137178[/img]
第三,皇太极故意制造与袁崇焕暗通钱曲的谣言。袁崇焕确实有和清军谈判的想法,但不是投降,而是策略。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强敌。因此,皇太极应尽一切可能将其排除在外。
这些谣言广为流传,让崇祯不得不怀疑,而袁崇焕还不知道这件事。
当袁崇焕行军到左安门广场时,一群清兵正好赶到了城下。因此,关于袁崇焕通敌卖国的谣言在首都传播得更为广泛。虽然崇祯对袁崇焕怀疑,但他还是把他招进了宫殿,安慰了他。然而,当袁崇焕说士兵们很累,需要在城里休息时,崇祯拒绝了。袁崇焕别无选择,只能离开城市,带着疲惫的士兵与清军打交道。
清军以骑兵为主,来去自由,京城附近的县城不断被攻占。败报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崇祯非常焦虑,对袁崇焕的怀疑也越来越深。因此,他提拔孙承宗,削弱袁崇焕的权力。当时皇太极抓了两个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当他们似乎睡不着的时候,皇太极带着下属在这两个太监旁边“演戏”,说他和袁崇焕有约定。这两个太监,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第二天,皇太极故意让他们走。当两个太监回到宫殿时,他们会向皇帝报告他们听到的话。接触之前的谣言,崇祯更坚信袁崇焕通敌。
[img]137179[/img]
由于各路勤王兵马纷纷赶来,袁崇焕等人奋勇杀敌,清军逐渐撤退。
看到清军主力撤离,首都压力减轻,崇祯召见袁崇焕。这一次,崇祯的态度特别严厉,甚至翻了旧账。他问袁崇焕为什么私下杀了毛文龙。袁崇焕一时难以回答,只觉得委屈。解决首都围攻的袁崇焕应该是一个有功之臣,但他立刻变成了一个有罪的人。崇祯骂袁崇焕后,下令逮捕他入狱,但他并不打算杀他。
袁崇焕的政敌此时跳出来,试图将其置于死地。三年来,崇祯阉割党的残余,捏造了各种所谓的证据,说袁崇焕的卖主比秦桧更可恨。崇祯怒不可遏,立即命令袁崇焕“欺骗君父,封锁新疆”。几天后,袁崇焕被处决。
秋媚说:崇祯杀袁崇焕,影响很大,不仅恶化了明朝辽东局势,也让边关士兵的心寒。在这种是非颠倒的情况下,崇祯作为亡国之君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崇祯中反间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