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晋国,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
春秋时期,天子衰落,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落,权威不再,无法有效控制世界诸侯。为了争夺世界,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始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纵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几个诸侯依次成为霸主。其中,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无可争议的候选人。根据《史记》、据《左传》等史料记载,晋文公(公元前697年至公元前628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22位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文公的儿子和母亲是狐姬。晋文公重耳在公元前636年即位,在公元前632年击败楚国,称霸中原。所以,问题来了,晋文公即位后,为什么只用四年时间就能打败楚国,从而称霸世界?
一
@ 根据《史记》、据《左传》等史料记载,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好学,善于与有才华的人交朋友。李姬被迫在外面流亡19年,导致晋文公重耳成为晋国君主时,已经60多岁了。然而,正如曹操所说:“老马伏马,志在千里”,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晋文公重耳却有一颗年轻激情的心。在秦国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在公元前636年即位,正式成为晋国第22位君主。在此基础上,晋文公在位期间任命了狐偃、先云、赵衰、贾佗、魏等贤臣,迅速恢复和增强了晋国的国力。此外,晋文公实施的明贤良、功劳等战略促使晋国人才得到广泛重用。
[img]137031[/img]
二
因此,很明显,知人善用,成为晋文公能迅速称霸世界的原因之一。@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一支精锐的军队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晋文公重耳作三军六卿,晋国六卿,指春秋时期晋国三军将佐。公元前633年,晋文公成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佐、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对此,笔者认为,晋文公重耳作为三军六卿,充分调动了晋文臣武将的积极性,即不仅扩大了晋军规模,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将领,这也是晋多次击败楚、秦、齐等大国的重要原因。
三
另一方面,晋文公重耳在即位后第四年就能击败楚国,称霸中原,离不开晋献公奠定的基础。虽然晋国的李姬之乱与晋献公直接相关,但晋献公对晋国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晋献公即位后,用士之计摧毁了富氏子弟和桓庄之族,即巩固了晋国君主的地位。晋献公在对外作战中,攻灭了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了狄戎,重新采用了荀息假道伐的计划,消灭了强敌虞、魏。基于此,在众多史料中,称赞君主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显然,晋献公消灭了许多诸侯国,促使晋国的领土面积不断增加,这是晋楚称霸的重要基础。
[img]137032[/img]
四
@ 晋文公之能迅速称霸,不仅是自己的姬姓诸侯国,还严格执行了“勤王周室”的原则。作为姬姓诸侯国,晋国在号召郑国、鲁国、卫国、曹国等姬姓诸侯国时,自然具有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晋国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勤王周室”的原则,促使晋国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从而达到了类似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效果。在上述原因的影响下,公元前632年,即位后第四年的晋文公在城濮战败楚国。城濮战争结束后,晋文公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会盟,正式成为春秋时期齐桓公后的第二位中原霸主。
重耳能让晋国击败楚国,赢得中原,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