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渤海封氏的封德彝。一开始,他是越国公杨素的幕僚,结婚了。负责监督仁寿宫的建设,晋升为内史舍人。隋朝杨帝时期,被内史侍郎虞世基依靠,狼狈为奸,使朝政日益败坏。江都变后,跟随宇文化,任内史令。宇文化与败亡后,归顺唐朝,逐渐得到唐高祖李渊的信任,拜中书令,封密国公,成为亲家。选为天策上将府官,协助秦王李世民攻洛阳,暗中支持隐王子李建成,二主投机取巧。唐太宗即位后,拜尚书右仆射。唐贞观元年(627年),病逝,追赠司空,头衔为明。贞观十七年(643年),阴持两端事件暴露,追封赠,改头衔为缪。
人物生平
追随杨素
590年(开皇十年),内史命令杨素率军征服江南叛乱,开辟封德彝为行军记室。有一次,杨素召见了封德彝。封德彝落水失足。被救后,他换了衣服去见杨素,一点也没提。杨素知道后问他为什么。封德彝说:“这是私事,没说。”杨素对此非常惊讶,后来把表妹嫁给了封德彝。
[img]136335[/img]
593年(开皇十三年),杨素命令建仁寿宫(今陕西林游),表演封德彝为土木监督。杨素天生自负,只欣赏封德彝。他经常和他讨论政治事务,整天不觉累,抚摸着自己的床说:“封郎一定能坐在我的座位上。”他多次向隋文帝推荐封德彝。595年(开皇十五年),封德彝被提升为内史舍人。
败坏隋基
在伟大的事业年间,内史侍郎于世基总是承担政府事务,但由于能力有限,往往存在不当行为。封德彝暗中依附于于于世基,为他提出建议,要求他奉承皇帝,拘留违背圣意的章节,抑制贤能。从那时起,于世基的恩惠越来越深,隋朝的国家政府也越来越糟。
618年(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和发动江都的变化,让封德彝历数杨迪皇帝的罪过。杨迪皇帝对他说:“你是学者,为什么到此为止?”封德彝羞愧地撤退了。杨迪皇帝被杀后,宇文化和立秦王杨浩被任命为皇帝,封德彝被任命为内史令。后来,封德彝随宇文化逃往聊城。看到宇文化和兵力日益减少,他和宇文士一起到济北(今山东省扁平县)运粮观望形势。
投奔唐朝
619年(武德二年),宇文化和兵败被杀,封德彝随后与宇文士一起投降唐朝。唐高祖认为封德彝是隋朝的老臣,奉承不忠,严厉斥责他,罢免官员遣返。封德彝还向唐高祖提出了一个秘密政策,让唐高祖高兴,崇拜内史舍人,晋升为内史侍郎。
[img]136336[/img]
620年(武德三年),封德彝随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参谋军事。但两军相持不下,唐高祖故意撤军。封德彝奉命回朝,向唐高祖讲述情况:“王世充虽有许多领土,但彼此牵制不听调遣,只有洛阳听命。他已经筋疲力尽,死在旦夕。现在撤军,敌军势力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后很难铲除。最好趁现在敌人立衰,一举攻破。唐高祖同意了。
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洛阳,凯旋归来。唐高祖对侍臣说:“我发兵东征的时候,大臣们都反对。只有秦王要求出征,冯伦也同意。即使张华为晋武帝动伐吴,他也怎么能超越东征呢?”于是封封德彝是平原县公,让他担任天策府司马。
622年(武德五年),突厥入侵太原,遣使求亲。唐高祖向大臣询问计划,大部分大臣主张求和。冯德彝说:“突厥入侵是为了鄙视我的中国,认为我们不敢战斗。我们应该赢得再次和平,这样我们才能同甘共苦。如果我们现在不战斗,突厥将来会再来。”唐高祖同意了。
担任宰相
623年(武德六年),封德彝兼任检校官部尚书。
625年(武德八年),封德彝进封道国公,不久改封国公,升任中书令。
[img]136337[/img]
626年(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立为皇太子。不久,他继位为唐太宗,以封德彝升任尚书右仆射。每次和左仆射萧宇商量政事,他都同意了,但在皇帝面前,他说了相反的主张,所以他们不和。
627年(贞观元年),封德彝在尚书省突然发病。唐太宗亲自去探望,命令人们用皇家战车把他送回家。不久,封德彝死于疾病,终年60岁。唐太宗辍朝三天,追求司空,给予他死亡。
死后风波
封德彝生前受到唐太宗的深刻礼遇,并多次向太宗提出忠诚的政策。与此同时,他秘密地依附于王子李建成。唐高祖计划废墟李建成,立太宗为王子,因封德彝的建议而停止。但这些事情非常秘密,唐太宗在封德彝死后多年才知道。
643年(贞观十七年),唐临弹劾封德彝生前的奸诈行为,被唐太宗命令大臣讨论。民部尚书唐健说:“封伦死前深受恩宠,犯罪暴露于死后,官职不能全部剥夺。请收回封礼,更改死后头衔,以为惩罚。”唐太宗随后剥夺了封德彝的司空职务,切断了封德彝的食城,改变了死后头衔。
封德彝:唐代宰相,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