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魏梦简介:曹丕崇拜尚书,封阳吉亭侯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卫觊。我们来看看!

魏梦(155-229年),字伯觊觎,名字和字字的对应取自“觊觎”这个词。《三国志》以伯儒为近音误传。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作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的父亲。

少年早成,以才学称。司空曹操为官,历任茂陵县长、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守卫海关,为曹操平定中原、定关做准备。魏国成立后,担任侍中,掌管仪式制度,迁至魏国尚书,准备汉魏禅让。曹丕称帝后,崇拜尚书,封为阳吉亭侯,负责监修国史,建议朝政。。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进封乡侯。太和三年,去世,死后为敬。有魏官仪等。

[img]134986[/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卫觊觎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曹操司空府曾任官员、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但此时荆州牧刘表示支持袁绍,关中诸将也保持中立,坐观成败。曹操因益州牧刘章与刘表有嫌隙,命卫觊觎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章出兵牵制刘表,以免刘表出兵扰乱后方;但当卫觊觎经过长安时,他知道进入益州的路已经被堵住了,只能留在关中。

坐镇关中

当时北方稍有决定。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都回到了家乡。关中诸将带领他们为部曲增强力量。魏梦写信给于迅说:“关中县是一个丰富富饶的地方。前些时候,由于兵荒马乱,10多万人流亡荆州。听说家乡已经安定下来,这些人都盼着早日回到家乡。但是回来的人找不到工作,所有的将军都竞相招募他们作为自己的私人士兵。各县实力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各路将领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这些军队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成为后患。盐是国家的宝藏,自战争以来没有管理和分散。现在,我们应该像以前一样设立专人监督销售,然后用赚来的钱买一些大米。如果有归来的人,我们应该给他们大米供应,鼓励他们努力工作,积累食物,使关中再次致富。远方的人听说了这些事,一定会日夜兼程,争先恐后地赶回去。如果你派司隶校尉留在关中当主将,你可以逐渐削弱各行各业将领的力量,使地方政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这是强本弱敌的好事!荀子向曹操报告了魏梦的建议。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派侍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管治弘农。

关中各地照此执行后,曹操召回卫觊觎,提拔他为尚书。

主掌制度

公元213年(建安18年),曹操进入魏公爵,建立魏国,卫梦任侍中,与王灿一起掌管制度。公元220年(建安24年),曹丕继任魏王,卫梦任尚书,后回东汉朝廷任侍郎,准备冥想。曹丕同年称帝,再任尚书,封
阳吉亭侯。公元26年(七年),魏明帝继位,黄初作为曹侯(晋书)

[img]134987[/img]

魏梦对曹睿说:“九章刑律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判断刑罚的标准和概念非常详细,不容易把握。因此,主管当事人的官员应当了解法律。刑法是国家最重要、最珍贵的制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执行刑法的官员是掌握人民生死衰荣的重要人物,但他们的官职往往很低。国家政治的弊端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因此,请下令设立刑律博士,让他们向相关官员传授刑律知识。这件事很快就正式实施了。

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很艰苦,还要无休止地服劳。卫觊上疏对明帝说:“要想让一个人改变气质,是很难强迫的。为臣能给君主提建议并不容易,做君主要能接受建议就更难了。此外,人们追求财富和荣耀,讨厌贫穷和廉价的死亡,但这四种情况都是由君主控制的。君主喜欢谁就飞黄腾达,君主讨厌谁就穷死;喜欢顺从君主的旨意,讨厌违背君主意愿。所以,所有当臣子的人都在努力顺君旨,避免逆君意。除了那些愿意破家为国,杀人为君的忠臣良将,谁敢顶撞君主,违反禁忌,提出意见和建议,解释一家人的话?请仔细观察陛下,你不难看出我说的话。现在大部分发言论的人都喜欢说甜言蜜语。说到政治教育,他们把陛下比作尧舜;说到杀敌,把孙刘比作老鼠。大臣们认为这对国家和君主都没有帮助。想起汉文帝的时候,诸侯很强大,贾谊还是害怕得喘不过气来,以为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更何况现在世界三分,群臣尽力而为,各事其主。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也不愿意说是舍邪就正,都自称是迫于急困。这种情况和当初六国分治没什么区别!

如今,千里之内人烟稀少,人们饥寒交迫,穷困潦倒。陛下再不注意,国家就会萎靡不振。礼仪规定,天子使用的器具必须用金玉装饰,饮食菜肴必须有八珍等美味佳肴。遇到荒年和战争时,要减去美食和装饰。但奢侈和节俭的程度取决于社会是富裕还是贫穷。武皇帝活着的时候,后宫只能有一道肉菜,衣服不锦绣,床垫不花边,器物不涂丹漆,可以平定世界,造福子孙后代。这些都是陛下亲眼看到的。目前应该做的是君臣上下,共同规划建议,统计核实国库物资,量入为出。深入考虑勾践生聚百姓的方式,犹恐不及。此外,尚芳(主建皇室使用的剑和欣赏器物的官方部署)制造的金银器物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工人们不断工作,奢侈浪费的氛围日益增加,国库财富日益枯竭。过去,汉武帝相信并寻求神仙之道,说吃天上掉下来的甘露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他建立了承露盘来承接甘露。陛下通达圣明,经常嘲笑这件事是不合理的。汉武帝要求甘露,被指责不应该建立承露盘。陛下不要求甘露,而是空设承露盘。相反,它不能增加好处。相反,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你真的应该仔细考虑,以寻求远见。”

魏梦经历了汉魏时期,经常向皇帝提出建议。例如,建议设立法律博士教授法律,使所有官员都能了解法律,并依法执法;曹睿被要求少建宫殿,因为人们经常服兵役。

去世

魏梦曾被任命负责国史资料和撰写工作。他还写了《魏官仪》,写了几十篇文章。他还喜欢古文。他精通鸟篆和隶草。建安末年,尚书右城河南潘旭。文帝的散骑经常使河内王象和魏梦一起展示文章。魏梦死后,他的头衔是王子。他的儿子魏梦继承了他的头衔。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魏梦简介:曹丕崇拜尚书,封阳吉亭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魏梦简介:曹丕崇拜尚书,封阳吉亭侯

,,,,,,

  • 关兴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次关生
  • 关兴,字安国,蜀龙翔将军。关羽的第二个儿子。荆州失陷后,羽毛被杀。兴和张飞子宝拜为兄弟,先主伐吴,担任蜀汉侍中监军,...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操在讨伐董卓时会冲到前面。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曹操被后人称为叛徒。虽然他在三国舞台上多次取得胜利,创造了一个基础,统一了北方,让当时的人们有了一顿饭。从这个角度来...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