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魏大臣徐宣在三国时期简介: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徐宣。我们来看看!

徐宣(?—二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字宝坚。第一次避难江东,后来又回到了广陵的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曹操任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宣留统一军队。曹操死后,他强劝曹丕千万不要用家乡的桥人代替城守,以免松懈军心。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迁尚书。曹睿即位后,被封为津阳亭侯,任左仆射,加侍中光禄大夫。曹睿前往许昌,留许宣在洛阳总领诸事。曹魏三祖都非常信任他,认为柱石之臣是托孤寄命的。死后,贞侯被称为贞侯。

[img]134972[/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起初,徐宣来到江东躲避战争,后来拒绝孙策任命,回到广陵县。他们在广陵县和陈矫一起在州县工作。他们同名,但私人关系不好。广陵太守陈登非常重视他们,徐宣和陈登一心投入曹操。后来海西和淮浦二县民作乱,曹操派督军胡质讨伐。然而,他潜入军队,责骂胡质,并向他解释了情况。胡质终于进攻并讨平了叛乱。后来,曹操先后任命徐宣为司空属、东山令、干令。后来,他被提拔为齐县太守。后来,他去徐都当门下督。不久,他跟随曹操领导到寿春。

建安16年(211年),马超、韩遂在关中叛乱,军队西征。曹操对下属官员说:“马超现在应该远征,但是这个地方还没有稳定,需要一个清正无私有大德的统兵来守卫。”于是徐宣被任命为左护军,留下来统领军队。军队返回后,徐宣被任命为总理东曹,后来被任命为魏军太守。

社稷之臣

建安二十五年(二十二十年),曹操在洛阳去世,所有的大臣都去大厅哀悼。这时,有人建议把所有城市的守将换成沛国和乔县(曹操的籍贯)的人。徐宣严反对:“现在远近统一,大家都忠于守节。为什么要把守将换成沛国和乔县人,伤害当地长期守将的心?曹丕听了这话,赞叹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社会之臣啊!曹丕称帝后,任徐宣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先后任城门校尉、司隶校尉、散骑常侍和尚书。徐轩跟随曹丕前往广陵,大军乘船。突然,曹丕的船直回。徐轩担心和担心后面的船。他驱船凌波前来护卫。大臣们没有比他先的。曹丕被他的勇敢和英雄所感动,被提拔为尚书。

深受信任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去世,曹睿继位,封徐宣为津阳亭侯,食邑200户。中国领袖桓范推荐徐宣说:“臣下听说皇帝用人,根据不同情况任用不同的人才;在争夺世界时,是否有战略作为先决条件;平定世界后,是否忠诚是首要标准。因此,晋文公利用叔叔的策略打败了楚人于城濮,但他优先奖励雍季批评叔叔的策略是“竭泽而渔”;高祖刘邦重用足智多谋的陈平,临死时把善后托付给了周波。我读了尚书徐宣,品行忠诚,性格刚直,优雅独立,不拘世俗,刚劲坚强,有大气节支持国家,历任州县长,在位时都很称职。现在朝廷仆射的空缺,我觉得这个责任重大的关键职位,没有比徐宣更合适的候选人了。曹睿于是任命徐宣为左仆射,成为尚书令的副手,后来被任命为侍中光禄大夫。有一次,曹睿要去许昌,命徐宣留在首都总理政务。曹睿回来后,主管文件的官员递交了奏章等。曹睿说:“我和左仆射有什么区别吗?“连看都不看一眼。负责制作皇家武器和玩物的尚方令犯了一个错误。徐宣疏散了曹睿,说对尚方令的判罚太重,劝阻曹睿不要建造宫殿,耗尽民力。曹睿亲自写了一封圣旨,并接受了他的意见。

[img]134973[/img]

去世

后来,徐宣写道:“70岁时,我应该举行‘悬车’辞职仪式。我今年68岁了,可以离开了。”因此,曹睿坚决要求辞职,理由是他生病了,但曹睿从未批准。

徐宣死于青龙四年(236年)。临死时,告诉家人,葬礼时给他穿上粗布衣服。曹睿下诏说:“徐宣内直外,历任三朝,公正无私,高风亮节,有托孤寄命的节操,可以说是国之柱石。我多次想提升他的主管尚书台,还没来得及上任,可惜他就放弃了!现在追他为车骑将军,用公爵的礼仪埋葬他。他又被封为贞侯。其子徐钦继承了爵位。

人物评价

陈寿:“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所以八位尚书。也就是古六卿的职责。陈、徐、卫、陆,在斯位生活了很长时间,矫正和宣刚断骨,清理了真玉规鉴,咸不是土耳其人。”

曹操:“清公大德。”

曹丕:“所谓社会之臣也。”

曹睿:“宣体履到实,直内外,历在三朝,公明正色,有一个孤独的节日,可谓柱石臣也。常欲靠台辅,不及登之,珍惜大命不永!”

桓范:“尚书徐宣,忠诚之旅,秉直亮丽;优雅特立,不拘世俗;真的很难动,有国家之节;历位州县,所在地称职。”


曹魏大臣徐宣在三国时期简介: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曹魏大臣徐宣在三国时期简介: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